“這”郭曉之摸了摸自己的山羊須,思索片刻,才接著道,“好吧,這算是朝中人盡皆知的秘密,倒可以講給二位仙長一聽。聶駙馬原隨父親姓汪,家中微寒,賤民而已,打小便做了辰華公主身邊暗衛,刀口舔血賣命為生。
“后來辰華公主接手神京機策署,他
從暗轉明,升任機策署統領,為辰華公主鞍前馬后,二人因此互生情愫。辰華公主欲招他為駙馬,但他身份實在太過低微,又是暗衛出身,由這種人來尚公主于禮制不合,再加上有許多官宦人家想借與公主聯姻,分得機策署力量相助,朝堂一時沸反盈天,不同意皇帝為他們賜婚。
“但辰華公主是何人,誰人能與她的氣焰抗衡。不過在這件事上,她倒還算心善,沒有對那些反對之人大興酷獄,大概是不想為一場喜事招惹血光之災。公主往聶駙馬父母祖輩上追溯,意外發現聶駙馬的母親雖姓聶,但曾祖一輩卻是姓蕭,大約是國公蕭氏旁支。
“于是便將駙馬姓氏改作聶,又拆蕭字為肅芳作名,顯示為蕭家血脈之意,添入蕭氏族譜,二人由是順理成章地成了親,御史言官奈何不得。
“所以,聶統領若是為蕭上將軍說話,應當是他心中當真敬畏,而不是那空穴來風的血脈之故。仙長想知道昭宗與上將軍故事,先看看這一冊本朝國史吧。”
郭曉之從架子上抽出一本線狀冊,極其熟練地翻到其中一頁,遞給孟沉霜和謝邙。
謝邙接過了書,與孟沉霜同看。
“虞史上將軍蕭緋傳”孟沉霜念到。
蕭緋,字懷崢,錦京人士,左相蕭平寧長子,少幼聰敏,博覽經史,尤好水經地理。肅宗十二年,緋年十六,蔭授龍庭驤衛尉,挽強騎射,姿貌凌人,人皆以之為年少傲物,唯昭宗瑾時見之,嘆曰“安天下者,十年之蕭郎君也。”遂相交游,共酒饌于照桑河畔桃苑。
十七年,肅宗薨逝,緋攜兵入禁立于昭宗側。昭宗御極二年,擢龍庭驤衛將軍,出入宮掖無拘。昭宗好弈,緋常伴左右,燈燭七十二盞徹夜不熄。群臣以為佞幸,時中書令盧蓽風領諫之,未果。
越明年,緋治水于淮、浄、淇,綿延數十郡,河海千秋自此清,民大安,簞食壺漿夾路牽衣挽之;是年,寇亂起之東南,緋掛印討之,二月之內破敵一十二樓城,搴旗斬將,流血漂櫓,驍勇無雙。凱還帝側,拜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二司。再二年,緋為昭宗征戰天下南北,皆大捷。緋鷙勇絕人,累年俘斬數萬,勒功八百里寒山,威名雄震山海,一時為將帥冠。
昭宗五年,緋班師歸京,昭宗出郭親迎嘉之,手攜勉慰。昭宗以緋功大,儀制舊例皆不足以稱,遂置昱明上將軍,封地二十郡,食邑萬戶,位在王公之上。是年秋,緋平北琊襄王之逆,未及召,陰帥八百兵入京,攜劍槊獨騎夜扣神武門,長驅禁中。昭宗未責,辟宮室于帝寢側,晝夜同出入,共飲食。賜金衫玉履,贊拜不名,入殿不趨,劍履近帝。群臣目眥,恐以為江山患。
昭宗七年,九狄來犯,陷數十城,帝以緋為屹州節度使,斬關殺敵,收復失地,至十一月,緋遇敵圍城,困守雪席城內,糧將盡,兵將竭,緋毅然開城應敵,一時風雷蕩碎、高天怒號,緋以一己之力持劍阻敵城外,日月于時變色,將士敢死者殊死斗,以少勝多,活城中生民千萬。緋中矢,被數十創,力竭墜馬亡。
軍民巷哭,群臣同悲。昭宗大慟,臨骨泣下欲絕,悲曰“蕭郎何辜”帝輟朝二月,親營葬儀,為悼文致祭,緋歸葬京師,謚忠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列第一。
又十年,有宮人聞昭宗夜呼蕭將軍字,獨步空庭月色,恍如緋為龍庭驤衛之舊事。
“所以昭宗當年的確謀反了”謝邙問道。
郭曉之“”
孟沉霜也是一愣,這蕭上將軍傳里沒有寫昭宗謀反之事,他重新又讀了幾遍,才隱隱從字里行間品出些不同尋常的味道來。
郭曉之“蕭仙長倒是、倒是目光如炬啊,呵呵呵不過仙長可以再看看,是肅宗殯天在前,龍椅空虛,必須有人來坐,昭宗不過能者得之。”
如今的皇帝往上細數仍是昭宗一脈子弟,誰又敢說昭宗當年是謀反。
蕭上將軍傳中,一句“緋攜兵入禁立于昭宗側”便將蕭緋當年執掌禁廷守備,為昭宗奪位開道之事輕飄飄地揭過了。
的確是能者得之。
郭曉之臉上的笑仍僵硬著沒能恢復,孟沉霜又發問道“我聽街頭巷口話本說昭宗與蕭上將軍有龍陽之好,這是真的嗎”
郭曉之“哈哈,哈哈,哈,這個這個李仙長以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