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周翰林話里話外透出來的口風,讓蕭景曜更加好奇。哪位同僚對他這么看好,覺得他年輕又有前途,所以蹉跎幾年也不礙事。這個邏輯,他自己就不覺得離譜嗎
蕭景曜都被氣笑了。
從鄭翰林那里學了手修補字畫的手藝,蕭景曜心情大好。看著滿屋子亂糟糟的書,蕭景曜的容忍度更高,有條不紊地開始整理起來,準備給同僚們一點圖書管理方面的小驚喜。
只可惜屋子里的書太多,蕭景曜還要修補曬書,又要登記造冊,進度必然快不了多少。
蕭景曜也不急,他才剛來翰林院,盯著他的眼睛都不知道有多少,先沉浸一陣,認認真真干好手上的活也不錯。
反正三年后再考評,時間還長著呢。
蕭景曜悠哉悠哉地整理了一天書籍,這讓很多盯著他的人既有些高興,又有些失望,還有些遺憾和不滿。每個人對蕭景曜的感官都不同,內心情緒自然也不一樣。
到了申時,周翰林等人一刻都不在翰林院里多待,立馬收拾好東西準備回家。
蕭景曜跟隨大部隊,見其他屋里也陸陸續續離開,也收拾好自己的東西,都放在柜子里擺好,打算去買一套修補字畫用的工具,明天帶來翰林院,繼續自己的修補字畫工作。
楚行昭和陸含章也進了翰林院,他們兩人的去處都比蕭景曜好上一點,一個跟著待詔,為后宮起草詔書,這個活既輕松又容易在正寧帝面前露臉,果不其然,被楚行昭得了去。
陸含章則跟著一位侍講,繼續看書念文章,一天下來只覺得自己還在聽夫子講課,眼睛都要冒圈圈了。
兩人見了蕭景曜,立即迎了上來,笑著同他說起今天當值的趣事。
官場上,同年是一份十分重要的關系。哪怕蕭景曜和楚行昭他們私底下沒有往來,但他們是同年進士,天然親近。進了翰林院后,更是只有他們三個官場菜鳥,楚行昭和陸含章自然而然又對蕭景曜親近了許多。
蕭景曜則告訴他們,自己學了一項新本事,惹來他們不贊同的目光。
“蕭兄可是金科狀元,怎能做這些粗活有要修補的字畫書籍,應當讓上峰安排人來修補才是。”
楚行昭略微客氣些,更擔心蕭景曜完不成任務,“一屋子的書籍,要修補的不知有多少。你一個人修修補補,不知要蹉跎多少光陰。”
連個在陛下面前露臉的機會都沒有,以后還怎么升官
這話兩人都沒說出口。認真算起來,他們和蕭景曜雖是同年,卻也是競爭關系。蕭景曜本就過分出眾,壓得一眾才子黯淡無光。
現在蕭景曜被安排去編書,沒了露臉的機會,他們也不用面臨來自蕭景曜的壓迫感,委實松了口氣。
和蕭景曜同年競爭,壓力真的不是一般的
大。
兩人沉默片刻,
便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