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說讓蕭景曜好好編書,日后定能大放異彩。
蕭景曜也察覺出他們之間的塑料同年情,笑著同他們客套了幾句,而后各自散去。
蕭景曜并不是好脾氣的人,剛進翰林院就被人擺了一道,這口氣,蕭景曜明面上忍了,實際上可沒那么好對付。
想按著自己不讓自己出頭
蕭景曜嗤笑一聲,能出頭的辦法多了去了,在翰林院,有人能壓著自己,別的地方,他的手還沒那么長。
蕭景曜拿出鄧掌柜送給自己的信物,直奔鄧氏書局。
托當年群英會的福,鄧氏書局順利成為雍州書商的領頭羊,更是一鼓作氣將書局開到了京城。只是京城書肆的競爭十分激烈,鄧氏書局雖然在京城穩穩開了書局,卻沒什么名氣。
蕭景曜腦海里過了一圈鄧氏書局的資料,拿著鄧掌柜給他信物,徑直叫了書局的掌柜談一筆生意。
真以為他這個六元及第的天才是吃干飯的呢蕭景曜本來不想折騰廣大讀書人,為他們本就痛苦的求學路再添刷題的痛苦。
但別人都欺負到自己頭上來了,自己若是不回擊一番,豈不是太給對方臉面
蕭景曜同書局掌柜認真商議一番,聽得對方眼中異彩連連,看向蕭景曜的眼神就跟看金礦一樣。蕭景曜離開時,書局掌柜恭恭敬敬地將蕭景曜送到門口,難掩興奮,一股腦地安排下去一連串的活。
蕭景曜也算好時間,每天都認認真真地埋頭整理書籍,一整理,就到了七月底。
在翰林院其他人看來,蕭景曜這就是什么都不懂,還特別實心眼,傻乎乎地認真干活,還不知道自己沒了出頭的機會。
當真可惜眾人心下一嘆,還是太年輕了啊
很快,大伙兒就將蕭景曜拋在了腦后,被新的事務吸引了注意力。
蕭景曜一直不疾不徐地干著活,認認真真將絕大部分書籍都整理妥當。
與此同時,鄧氏書局突然大肆宣揚想知道六元及第是怎么練成的嗎想知道天才狀元平日里是怎么學習的嗎六元及第天才狀元傾情著作,五年科舉,三年模擬,科舉真題全解,你值得擁有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哦
這消息一出,京城宛若一鍋熱油中倒進了一瓢冷水,瞬間炸鍋了。
這可是文曲星下凡的蕭景曜出的科舉資料啊,誰不買誰傻
京城百姓紛紛行動起來,將鄧氏書局圍了個水泄不通,目的十分明確蕭狀元的科舉書,給我們來一套
就算家里沒有孩子要參加科舉的,都忍不住來排隊湊熱鬧,被其他人嫌棄占位置。對方振振有詞,“文曲星寫的好東西,就算我家現在沒有念書的好苗子,萬一買了書回去,得了文曲星的文氣點化,家里就能出個會念書的爭氣兒孫呢”
妙啊真是從未設想過的思路。大家一聽,竟然覺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前來書局門口排隊的人又多了一波。
別說老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