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也嘆氣,自己只是個朝中無根基的從六品小官啊,太子和寧王要籠絡新科進士,官宦子弟的楚行昭,江南士族并且和公孫家結親的陸含章不是更合適嗎
蕭景曜又哪里知道,太子和寧王之所以把目光放在他這個小官身上,除了顧將軍府的支持外,還有閣老們的原因呢。
六部尚書對蕭景曜的欣賞又沒瞞著,他們先前對蕭景曜的夸贊,篤定蕭景曜一定會入閣的話語,都傳進了消息靈通的太子和寧王耳朵里。
傳奇狀元只是一面招牌,拉攏過來,更多的是牌面影響,還有一點點可能性可以借助他再拉攏顧將軍府。但讓所有閣老們都斷定的未來閣臣之才這么個厲害人物,不搶到自己陣營里難道等對方先下手嗎
最先動手打壓過蕭景曜的寧王也是最先反應過來的,趁著蕭景曜剛進官場,還不熟悉官場規則,不明白自己被人下了黑手的時候,順道賣了蕭景曜一個人情。
蕭景曜若是不知道自己被人下了黑手,那這份人情,就得記在寧王頭上,總能和蕭景曜結個善緣。蕭景曜要是知道自己挨了悶棍,也未必能查到寧王頭上。最壞的結果就是蕭景曜查出這是寧王干的,但有寧王為蕭景曜求賞賜在先,蕭景曜事后才查出自己挨了寧王的悶棍,兩相抵消,蕭景曜也不會對寧王心有芥蒂。
寧王的算盤打得很好,只是低估了蕭景曜的本事。這家伙雖然是官場菜鳥,但上輩子從小被一幫體制內退休大爺大媽們教導,長大后自己開公司,也沒少和政府工作人員打交道。到了首富那個位置,和一省一把手相談甚歡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人際交往,官場潛規則,蕭景曜一點都不陌生。
官場菜鳥確實不會察覺到自己被人坑了,
但蕭景曜是只偽菜鳥,來翰林院當值的第一天就察覺到了貓膩。他自己有本事不說,還有個十分厲害的岳家。兩相結合,蕭景曜早就知道了寧王給他使了絆子,記仇小本本上已經把寧王的名字寫在了第一位。
heihei
想看清涴的寒門天驕科舉嗎請記住的域名
吃不起官場這碗飯。
太子去查寧王對蕭景曜做過什么事的行為,沒有刻意瞞著正寧帝。或者說,太子的大部分動作,都瞞不過正寧帝。
這就是住在東宮的不好之處了。東宮也在皇宮中,只要在皇宮中發生的動靜,就很難瞞過正寧帝的耳目。太子今天吃了些什么,換了幾套衣服,召見了哪些人只要正寧帝想知道,就一定能知道。
這也是成年皇子們出宮開府后,太子越來越焦躁的原因。
以前皇子們都住在宮里,就算有什么心思,也不敢有大動作。上面還有個正寧帝看著呢。
成年皇子們出宮開府后就不一樣了,他們有王府屬官,有權有錢,又沒有正寧帝盯著,自由度比太子大多了,可以招攬更多的幕僚為自己出謀劃策,也能更好地拉攏其他官員。
每天散值后,或者休沐日,邀幾位同僚一起喝酒踏青賞花,不是十分正常的事嗎
寧王開府后,朝中寧王黨數量急劇上升,就能看出來寧王出宮后確實勢力大增。
太子呢他但凡接見一個不是東宮屬臣的大臣,消息就能立馬傳到正寧帝耳朵里。
宮里又不只有正寧帝和太子,還有那么多嬪妃呢。貴妃掌管后宮,想知道有哪些人進宮了,不要太簡單。她又還算受寵,正寧帝隔三差五就會去她的殿里坐一坐,要給太子上眼藥,簡直一點難度都沒有。
更何況,野心勃勃盯著太子之位的,又不是寧王一個人。后宮中有不少妃嬪,雖然爭斗不斷,但在給太子上眼藥這方面,又不約而同地達成了一致。
無怪乎太子憂愁后宮沒有為他說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