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閣老罵了個爽。
正寧帝輕咳一聲,親自起身將胡閣老按在位置上,給李首輔等人使了個眼色,溫和笑道“朕也知曉你的難處。蕭景曜現在到底太過年輕,朕想讓他在朕身邊歷練幾年再放他去六部當值。你們若是起了愛才之心,私底下教導他一番也不錯。這小子今天還是第一天來朕身邊當差,你們倒好,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搶人。挖墻腳挖到朕頭上來了。”
胡閣老當即接話道“陛下,您準備把蕭景曜放進六部干活時,一定要讓他來戶部”
蕭景曜絕對是最適合戶部的人
胡閣老心中吶喊。
李首輔瞟了胡閣老一眼,輕笑一聲,到底沒再繼續開口搶人,卻也不想正寧帝直接點頭答應胡閣老。李首輔想了想,直接轉移了話題,“陛下,臣認為,這個報紙,大有可為。尚書曾言,野無遺賢,萬邦咸寧。陛下辦報紙,不僅能告知天下百姓朝政要事,讓百姓們明辨是非,知曉陛下仁德。報紙征文之事,更是證明陛下廣開言路。陛下治理之下,大齊人才濟濟,朝中多君子,朝外有賢人。這等隱士高人,不慕名利,不愿出仕。但在報紙上刊印文章,想必他們也是愿意的。陛下有多了一幫可以為陛下排憂解難的賢才。”
廣開言路,不管在什么朝代,都是仁君圣君所為。做到了這一點的帝王,名聲都不會太差。
正寧帝現在也執著于身后名,李首輔這話確實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其他人暗罵老狐貍果然精明,動作也不慢,跟著說道“陛下仁德,廣開言路,體恤蒼生,實乃不世出之明主。臣等三生有幸,能成為陛下的臣子。”
原來閣老們拍馬屁的本事這么溜的嗎蕭景曜心中大呼學到了學到了,正寧帝想要身后名,以后就往這個方向夸,肯定一夸一個準。
正寧帝感動不已,心中也有幾分自得。朕繼位十四年來,休養生息,輕徭薄賦,給了百姓喘息的時間,現在百姓們安居樂業,稅收一年比一年多,這都是朕的政績
不世出之明主,雖然有幾分夸大,但也不至于太過夸張。朕,當得起這一聲夸贊
正寧帝心中突然涌現出一股豪情,目光如炬看向蕭景曜,“將報紙之事,詳細寫份奏折呈給朕”
蕭景曜恭敬應下。
頭還沒點完,蕭景曜面前就被迫不及待的胡閣老放了本奏折。蕭景曜嘴角微微抽搐,抬頭就對上了胡閣老火熱的目光,“現在就寫”
蕭景曜“”
知道你很急,但也沒必要這么急吧讓我在正寧帝和你們六位閣老的眼皮子底下寫奏折。你自己看看,這合理嗎
哪位臣子的奏折是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寫出來的啊蕭景曜真是槽多無口。
就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