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這等聚寶盆的本事了,給自己摟錢算什么好漢,給國庫摟錢,讓天下百姓都過上好日子才不枉費老天爺賜給他的經商天賦
結果蕭景曜主動承認,群英會活動的法子,是他想的
胡閣老看向蕭景曜的目光,從原來的看金子的眼神,變成了看金礦。現在胡閣老眼里,左眼寫著大金礦,右眼寫著國庫金銀爆滿,大伙兒放肆搞工程干活。國庫有錢
蕭景曜再好的心理素質都有點扛不住胡閣老太過炙熱的眼神了,總覺得胡閣老再這么看下去,自己的衣裳就要憑空起火將自己給燒了。
胡閣老再次請求正寧帝,“陛下,如此良才美玉,一定要讓他來戶部”
正寧帝看著胡閣老每只眼睛都亮著一輪火把,輕咳一聲,將歪掉的話題再正回來,“景曜還沒解釋廣告呢,胡卿先聽他說完再激動也不遲。”
蕭景曜得了正寧帝的示意,繼續說道“正因為商號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所以只要我們的報紙留出了夾縫頁給他們打廣告,他們就一定會捧著銀子來爭取這個小小的夾縫頁版塊”
“報紙可是要以陛下的名義出版,印的是大齊日報的名頭。有了這個名頭,臣敢肯定,不論何地的官員,都會搶著買一份報紙。”
大齊日報,勉強類似后世某七點鐘準時播放的新聞。試問哪一個有著雄心壯志的公務員,不會準時收看這個新聞呢
除非他在加班忙不開。就算是加班,干完活后都得找時間把重要信息補回來。
這可是國家大事的風向標,一般人看個熱鬧,有點興趣的配上華夏家外交黑話,看得津津有味。體制內各個部門的,頭腦聰明的,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精準預測官方接下來會有怎樣的大動作。
大齊官方發行的唯一日報,正寧帝都會閱讀的,或許一些文章策論還過了正寧帝的眼,經由正寧帝同意后才刊印在報紙上的。
這代表什么
代表他們也能從報紙刊印的文章策論的內容和風格上,
揣摩正寧帝接下來的動作。
封建時代,
揣摩圣意,是每個當官的都要具備的能力。不然大家能力都差不多,陛下憑什么不選個最合心意的當然,個人能力優秀到吊打同僚的,大概可能出例外。更有可能碰上個小心眼記仇的皇帝,把人一貶三千里,或者直接拖出去咔嚓掉腦袋。
帝王的生殺大權可不是開玩笑的,一句話就能定人生死。
所以不管是京官還是地方官,他們一定會買官方發行的大齊日報。
頭腦靈活的富商們更加會時刻關注大齊日報的動向。不管什么時候,權都在錢上面。商人們想賺錢,必然要關注朝廷動向,從中尋找機會。免得一不留神就踩進坑,買賣都做了一半了,結果朝廷說不允許這么干。
那砸進去的銀錢豈不是全打了水漂。
虧了錢還算是小事,真要犯了忌諱,撞到朝廷槍口上,那就該擔心一家人的腦袋還能不能好好留在自己的脖子上了。
所以商人們肯定會想盡辦法,一期不落的將大齊日報買齊。
現在來捋一遍,一定會花錢買報紙的是些什么人官員,權貴,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