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水師圍住倭島時,已經到了十一月。蕭景曜依稀記得上輩子的時空中,某個朝代曾經派兵攻打倭島,走的也是海路,結果碰上了臺風,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二次出征倭島,又趕上了臺風季,再次被臺風橫掃。
也正是因為如此,倭島便以“神風”
為傲,覺得這是他們有天相助,在面對滅頂之災時,上天救了他們一命。“神風”
一說,開始深入每個倭島人心中。直到二戰,倭島還組建了一支敢死隊,就以“神風”命名。
學過地理的都知道,六到十月,是倭島的臺風季。那個朝代兩度征討倭島,不知為何,都正好趕上了這個時候,碰上臺風,當然不奇怪。
有蕭景曜在,給正寧帝提這么個醒還是能做到的。
正寧帝知道蕭景曜的神異之處,對蕭景曜透露出來的“天機”深信不疑,隱瞞了蕭景曜在其中的作用,給梁千山發了封密旨,讓梁千山避開六到十月這個時間段,以免大齊水師被大風所害。
梁千山不明所以,但知道皇命不可違,梁千山自然不會違背正寧帝的旨意。不過是推遲兩三個月出兵,并不是什么大事,正好還能趁著這兩三個月,再讓梁千山把水師給練一練。
帶兵的將領,在戰場上必須要冷酷無情,將兵卒看作數字,不以自己的私人感情左右自己的判斷。但在平時,將領們還是希望給兵卒們多一些操練的時間,讓他們在戰場上有更大的幾率能活下來。
現在朝廷的糧餉發得足足的,士氣正是高漲的時候,梁千山再將這事兒包裝一下,說是陛下憐惜兵卒不易,愛兵如子,特地給了大家兩三個月的操練時間,希望減少大家的傷亡,讓大家都能平安回家。
這話一出,兵卒的士氣更是高漲到了極點,紛紛感念正寧帝的仁德,恨不得為正寧帝效死,以證明他們對朝廷的忠心。
蕭景曜上次來閔州查賬后,梁千山和莊明私底下也有了來往,而不是像以前那樣,互相防備,只靠中間人傳話。
上次見面后,兩人也算是惺惺相惜,再加上蕭景曜洗清了莊明雙親的冤屈,回京后又將此事稟報給了正寧帝,特地赦免了莊明的罪過,現在莊明可以正大光明地踏上閔州的土地,回鄉看望父老鄉親,再去族里,在雙親的墳塋之前磕頭。
閔州水師劍指倭島,打算一鼓作氣將倭島拿下,莊明自然也不會閑著。論及同倭匪的戰斗經驗,莊明這幫人并不比閔州水師少。甚至在對倭島的了解上,莊明比梁千山知道的消息更多。
無他,海禁之下,閔州水師沒辦法輕易出海,更別提將戰船開去倭島附近。
但莊明的船可以。
雖然莊明手底下的人去倭島附近查探消息,開的不是戰船,而是冒充倭人低調行事。但長年累月下來,還真就讓他們探明白了不少倭島的消息。
梁千山拿六月到十月的時間點去問莊明。莊明先是一愣,仔細想了一番后,才撫掌大笑道“朝中有高人啊。你這么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據我手底下的探子查探到的
消息,
這個時候,
倭島附近似乎風浪極大。”
梁千山恍然大悟,對正寧帝的命令更是心服口服,同樣開懷大笑,“朝中既有如此高人,我們此行,想來更是順風順水”
莊明看了梁千山一眼,不知為何,腦海里突然浮現出了蕭景曜那張過分年輕俊秀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