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還是收斂了一點,沒有直白地指著陸含章的鼻子罵他讀書都讀到狗肚子里。但這篇大白話,基本就是這個意思。
更要命的是,正因為寫的都是大白話,百姓們都聽懂了,一時間紛紛對纏足之事唾棄不已。
“好好的姑娘家,纏什么足還穿小鞋,大家長身體的時候,沒穿過小鞋嗎鞋子不合腳,多受罪,還故意讓姑娘家穿小鞋,這些大戶人家在想些什么呢我們家閨女可是我的心頭肉,我才舍不得讓她遭這份罪”
“你沒聽先前的話嗎人家說那叫什么三寸金蓮,好看”
“那我還覺得姑娘家瘦點好看呢,也沒讓我姑娘餓得剩一把骨頭啊”
聽到這話的一些讀書人神情微妙,瞬間想到了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典故。
好細腰的楚王,那可是暴君昏君的代表啊。
謹慎的官員們不敢吭聲了。
讀書人中也分了兩派,一派覺得這不過是文人偏好,雅事一樁,何必如此咄咄逼人。另一派覺得此風不可長,就如同蕭大人文章中說的那樣,因一己私欲而讓無辜的女子們苦痛加身,這完全不是君子所為。
有行動力強的御史,已經匆匆趕回家寫奏折了,內心很是羞愧。她們身為御史,本就有監察百官之責,合該關注這些市井消息,揪出言行不端的官員。現在竟然讓蕭大人搶了先,這豈不是襯得他們這幫御史無用至極
百姓們還在那兒對給女兒纏足的大戶人家指指點點,順便唾棄一句最先提倡纏足的人。
御史們已經埋頭苦寫彈劾奏折,矛頭直指陸含章。
御史們噴人的威力,那是經受過整個朝堂的檢驗的。嘴皮子不夠利索的御史,都不配在御史臺多待。能留在御史臺的御史,那都叫一個文辭犀利,字字如刀,不將被彈劾之人片成肉絲兒都是他們失職。
反正怎么聳人聽聞怎么來,有多少帽子能往被彈劾之人頭上扣就扣多少帽子。死刑起步,上不封頂。一不留神就得將人滿門都給送下去。
現在,御史們盯上了陸含章。
御史臺的標桿人物,讓正寧帝都頭疼不已的許季陵親自出馬,氣勢凌人,將陸含章噴了個狗血淋頭,最后質問他,“爾欲陷陛下于不義乎”
陸含章滿心臟話,十分想要口吐芬芳。他就是寫詩夸了一下三寸金蓮而已,女子自愿纏足,關他屁事
陸含章真心覺得自己巨冤
他喜歡三寸金蓮也有錯有本事將那些纏足的女子都彈劾一遍啊
陸含章本來就不是什么好脾氣的人,當場就和許季陵吵了起來。
其他官員有覺得許季陵過分的,但轉念一想,先挑起這番戰火的是蕭景曜。
蕭景曜這人,多多少少有點邪門在身上的。這幾年朝堂大清洗,哪哪兒都有他的份,以至于現在官員們看到蕭景曜有動靜,第一反應不是反駁,而是思忖著最近朝堂是不是又要發生大事。
屬實是有些tsd了。
陸含章和許季陵還在那兒引經據典吵個不停,朝堂上大多數的目光卻都已經集中到了蕭景曜身上。
蕭景曜很是納悶看我干嘛是他們兩個吵得還不夠激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