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曜本來覺得會試和自己沒關系,自己只要開開心心招待進京的余思行,好好看看他的文章,然后再給他和顧希維來個考前沖刺,等著他們金榜題名的好消息就行。
誰知道正寧帝一道圣旨,徹底打亂了蕭景曜的安排。
什么都別說了,收拾收拾東西進貢院待著吧。
會試出題開考前,考官們都要搬進貢院,不許和外界聯系。
若是家中有親人要下場的,都要回避,不能做考官。妻兄不在此列,蕭景曜想拿顧希維今年下場之事推辭掉副考官的位置都不行。
這一屆的考官,當真是金光閃閃。
主考官,閣老之一,即將成為首輔的胡閣老。
副考官,六元及第的傳奇狀元,位列三品的大理寺卿蕭景曜。
還有三位同考官以及五經考官,都是翰林院中的翰林,履歷也十分唬人。
比如那位神采奕奕的中年山羊胡,正寧元年的狀元。
他旁邊那位胖乎乎宛若彌勒佛的翰林,正寧三年的狀元。
狀元含量極高,最低都是傳臚起步,沒考個全國前五,都沒資格進這個考官團。
放眼望去,一步一狀元,三步一探花,豈不是金光閃閃,要閃瞎考生們的眼
蕭景曜跟在胡閣老身邊,決定出題都聽胡閣老的,自己只來刷個履歷就行。等到判卷的時候,自己再從中看看,有沒有得用的人才。研究院都并入朝廷了,公孫覃也成了五品官,從進士中薅點數理化人才,不過分吧
點亮科技樹,人人有責
興沖沖趕到京城準備和蕭景曜來個多年好友重聚京城的感人場面的余思行自然沒有如愿,得知蕭景曜成了這屆會試的副考官,余思行更是感慨萬千,當年他和蕭景曜還是同窗,他甚至還是蕭景曜的師兄,結果現在蕭景曜都成了他的考官了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簡直大到令人難以置信。
余思行很是為蕭景曜高興,拒絕了蕭平安請他去蕭府的邀請,免得給蕭景曜惹來非議,自己住進了會館中。
而后,蕭景曜當初寫的那一份科舉資料,瞬間又賣斷了貨。
清涴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