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帝確實沒有這些顧忌,作為一個帝王,他登基這幾年立下的功績已經足夠讓后人津津樂道,他又不是卷王,沒興趣在皇帝這個崗位上再戰五百年,反而更關心海外的新鮮事,不停地向蕭景曜打聽,“海外之人,都是像埃爾維斯那樣的黃頭發綠眼睛嗎那我們大齊豈不是成了少數”
這不能行
蕭景曜也沒想到永嘉帝的關注點會這么奇奇怪怪,謹慎道“并非如此,也有同我們一樣的黑頭發黑眼睛的海外之人,還有通體漆黑,比黑炭差不了多少的人。”
但是后者現在的處境并不太妙,非洲有一部分已經成為了歐洲國家的殖民地。蕭景曜著重向永嘉帝講解了一下殖民地的意思,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就讓永嘉帝怒氣值爆滿,“他們口口聲聲心慕大齊,也是狼子野心,想把大齊變為他們的殖民地簡直是白日做夢”
蕭景曜沉默。在某個時空中,他們真的成功過。
永嘉帝冷哼,“蠻夷之人,只知掠奪,不通倫理。”
“來覲見陛下的,倒是下苦功練禮儀了。”
永嘉帝繼續冷哼,“那是因為他們想在大齊牟取利益。”
蕭景曜輕笑,“也因為大齊的水師和戰船足夠厲害。”
永嘉帝一愣,而后大笑。
“可惜朕不能親自出海去看一看這些蠻夷之地,也不知道它們是否有對大齊有用處的地方。”永嘉帝感嘆。要是再來個金銀島,瞧著就很不錯。
蕭景曜則笑道“它們那邊的糧種,確實造福了我們大齊百姓的餐桌。”
至于礦藏什么的,就算有,打下來了也沒辦法長時間管理離得太遠。
除非像歐洲那樣,設殖民地。但這和華夏幾千年尊崇的儒家文化相悖,若要向外殖民,朝堂上必然有一番口舌官司要打。
胡閣老等人的意思也是先穩扎穩打,管理好大齊附近的這一片海域和國家,不留出
任何一個缺口。
其實大齊的地理位置是真的不錯,放眼整個世界都是頂尖水平。現在水師控制住了馬六甲海峽以及倭島海域,北邊有鐵騎鎮守,又拿下了安南,大齊疆域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遼闊。
更難得的是,打仗的同時竟然也沒有勞民傷財,天公也作美,這幾年風調雨順,鮮少有大災,任誰來看,都得稱一句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