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是目前宋家幾個女人里唯一的大家閨秀出身,頭發梳理得極為整齊,腦后別了根吉慶簪,簡樸卻也不失體面。
老太太左手邊兒坐著的是大房一家。
老大宋文平,考秀才屢試不中,老太太托關系給謀了個稅課司副使的職位,乃是不入流的小吏。
老大媳婦王氏,兩人的大女兒宋景梅已經出嫁,大兒子宋景茂考秀才屢試不中,現在謀了個帳房的差事,不大回來,小女兒宋景竹今年十四,尚未出嫁。
坐老太太右手邊兒的是老二宋文定,考秀才屢試不中,善結交,自己托人在工部下屬都水司的算六房領了份閑差,雖是清水衙門,好歹有個進項。
二媳婦姜氏,以及兩人的兒子宋景睿,睿哥兒今年才剛六歲,自幼聰慧,是老太太的心頭肉。
宋三郎一家三口則坐在老太太對面兒,宋三郎從小就是個憨貨,讀書如上墳,老太太直接選擇放棄。
宋家一代不如一代,混到如今也就不端著了,實惠最重要,老太太便讓宋三郎學了木匠。
老太太一個寡婦把三兒一女拉扯大,又都給成了家,前些日子還把從前的債務還清了,著實不易,因此兒女們都很孝順。
秀娘先給老太太盛了飯,又把屬于老太太的雞蛋放到老太太跟前的盤子里,笑著解釋雞蛋羹的由來。
“娘,最近天熱,辰哥兒胃口不好,小臉兒都瘦了,媳婦從娘家帶回來些雞蛋給辰哥兒補補,想著睿哥兒每天讀書辛苦,索性讓倆孩子一起吃。”
聽到她這話,桌上眾人神色不一,姜氏微不可察地扯扯嘴角,她這三弟妹從不做虧本兒的買賣,今兒如此大方,無非是昨天聽到夫子夸睿哥兒天資聰穎,前途無量,提前賣好呢。
她最瞧不上三弟妹這種市儈鉆營的女子,市井小販人家出來的,一身銅臭味兒上不得臺面。
大房王氏目光在兩個妯娌身上掃了一眼,對這倆人誰都瞧不上。
姜氏成天端著一張假清高的臉,其實不過就是個落魄秀才家的閨女,許氏在娘家的時候就是有名的豆腐西施,嫁進宋家以后,勾得宋三郎對她言聽計從,真真是個不要臉皮的狐媚子。
宋景睿這時卻是忙站起身來,懂事地對秀娘行了個禮,“侄兒多謝三嬸娘。”
他這聲道謝是真心實意的,畢竟三嬸娘的雞蛋他可不是第一次吃,每次辰哥兒偷吃煮雞蛋的時候都會悄悄分給他一半兒。
“都是自家人,跟你三嬸娘還客氣啥。”
秀娘看看嘴甜懂禮數的侄子,再看看自家迷迷瞪瞪,小腦瓜兒不時往他爹身上靠的憨貨,心里的酸水兒突突往外冒。
吃了睡,睡了吃,也不知道這小崽子最近哪來那么多覺,莫非是晚上蚊蟲多,娃睡不好
不成,今天得去集市上買幾個驅蚊香囊回來。
對于三個兒媳的心思,宋老太太一清二楚,她們之間縱然各自都有小九九,但心眼兒不算壞,都還說得過去。
小孫子睿哥兒卻是讓她越來越欣慰了,小小年紀舉止之間頗有他曾祖父的遺風。
至于老三家的那個憨貨,就隨他去吧,能吃是福,壯壯實實就行了。
如今老宋家能潤出睿哥兒這么一顆好苗子來,好好培養,將來九泉之下,她也能見宋家的列祖列宗了。
這當會兒秀娘拿胳膊肘碰了碰兒子,“辰哥兒醒醒,呆會兒雞蛋羹涼了就不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