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最怕孤獨,之前興業娘忙,哪有閑功夫陪著她說話,現在能隨時給她端水倒茶,還能講外面的新鮮事兒給她解悶兒,她想尿了也能及時端盆兒過來,讓她不用一天到晚呆在尿臊的沙土里,老太太舒坦了,越發認為自己的決定再英明不過。
有時候老太太來了興趣,也會幫著編絨花,編的好不好的,興業娘都夸她手巧,賣了銀錢亦會把銅錢給她,告訴她這銅錢是她自己賺的。
從一個討人嫌的廢物,到自己能賺錢,老太太像回春的枯藤老樹發了新芽,仿佛一下找到了活著的價值,臉上的氣色肉眼可見得好起來,來串門的鄰居無不夸她有福氣,有個孝敬的好兒媳。
無心栽柳柳成蔭,興業娘的好名聲無聲無息中在周圍傳開來。
老太太攢錢也沒地兒花,她就是享受自己賺錢的過程,攢得多了,就把銅錢給自己的小孫子。
于興業現在看不上她那幾個銅板,愛要不要的。
興業娘在一旁看在眼里,她犯過最大的錯誤就是什么事都自己抗,什么苦都自己吃,養出個大白眼狼,現在這個小的眼看也要往他爹的方向發展,不知感恩。
當即,興業娘拉住于興業,讓他數數老太太總共給了他多少文錢,于興業不耐煩道“不就十幾個銅板,還不夠我爹給我買個雪元子吃呢。”
興業娘道“你知道這十幾個銅板是你祖母編了多少絨花賺回來的嗎”
“兩文錢一朵絨花,除去買絨布的成本,再除去讓貨郎拿走的抽成,咱這一朵絨花只賺五厘左右的錢,你祖母年紀大了,眼睛不好使,手腳也不靈活,每天能編上個四五朵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祖母編了十來天,攢下這點錢,全都給了你,你認為這十幾文錢就這么不值得你看重”
于興業顯然沒想到這些,小臉瞬間紅了。
在老太太眼里,兒媳婦自然不能跟她們余家的大孫子比,不過兒媳婦這般訓孫子,她聽著順耳,這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不能光指著兒子,這孫子若是能指上豈不更好
老太太瞬間就委屈上了,自己抹眼淚兒。
于興業看到老太太哭了,有些慌,不自覺上前給老太太擦淚兒,以前他嫌棄老太太臟,不愛招她,老太太見孫子竟然不嫌棄自己了,越發舒坦。
興業娘道“娘,我去做飯,您教給興業怎么編絨花,得讓孩子自個兒編一編,他才知道您的辛苦,知道您對他的心意,如此,長大了亦不會成為那敗家的不肖子孫。”
一說到敗家,老太太臉上的惱恨一閃而逝,原本于家也是富裕人家,都是那個老不死的好賭才把好好個家禍禍成一貧如洗,為了保住幾間房子,她腿都被要債的打斷了,后半輩子癱在床上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
若不是那算命先生說她大難不死,后面有大福氣,她早就堅持不住了,前半輩子罪受了,說什么也得把福享了再死,才不枉來世上一輩子。
老太太對興業娘越來越滿意,駱秀青開始給老太太講人參養氣,喝了對老人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