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糧倉工程量稍大于雜役,因此一個月結束后百姓還會多得一百個嘉鑄錢為工錢。
受此影響昭都附近的百姓都更愿意來糧倉工作。
說完方才那番話后,江玉珣忽然覺得有些神奇歷史上周、柔的最后一戰便爆發于六年之后。
糧倉的修建竟然也在冥冥之中與這場注定會爆發的戰爭產生了關聯。
除此之外馬種改良也需要三到
五年,算上往來克寒途中花費的時間,似乎也是六年左右。
聽完他的話,士兵跟著江玉珣點起頭來“江大人說的是,眼前這座倉城由東向西修起。最東邊的幾座倉窖,如今已經修成了大半。”
說話間,一行人便已到了達他口中的東部倉窖區。
糧倉修建在室內,進門之后一個圓缸形的土坑便出現在了江玉珣一行人的面前。
毫無防備的莊有梨被眼前的土坑嚇了一跳“這坑就是糧倉怎如此之深”
說話間他不由停下腳步,小心翼翼地向前方看去。
圓形的窖口直徑約有十四五米,深度目測有六七米。
窖口附近沒什么遮擋,一眼看去的確有些恐怖。
“大驚小怪”莊岳看了兒子一眼,他一邊撫須一邊說道,“這有什么深的寧平倉內還有更大的倉窖沒來得及開挖呢。”
“最大的有多大”
江玉珣想了想道“將近三十尺深。”
“三十尺”莊有梨輕嘆道,“假若這些糧倉修成并全部裝滿,我大周百姓怕是十年不必愁吃穿了。”
守倉的士兵忍不住笑道“的確差不多”
說話間,他的眼睛也不由亮了起來。
寧平倉的施工雖不緊張,但到底是一個耗時六年的大型工程。
若是放在從前,朝廷要修這么大的糧倉,民間就算不怨聲載道,也會有無數百姓在背地里質疑。
但是這一次,無論是得知此事的百姓,還是負責修倉的工匠與役夫皆滿懷期待與憧憬。
怡河附近甚至于整個北方地區的荒地,都在被逐漸開墾。
除此之外,他們還聽說了南方有新的水田正于沼澤中孕育。
因此不但沒有人懷疑這糧倉是不是必需之物,甚至還有百姓好奇單單一座寧平倉究竟夠不夠裝天下的糧食
息兵罷戰與民休息的這一年時間里,百姓的眼中逐漸有了關于未來的期待。
倉窖內眾人忙得熱火朝天。
“我們往邊上挪挪吧。”看到有役夫推著獨輪車向此地而來,江玉珣連忙與莊家父子退到了一邊去。
下一刻,推車的役夫便已穩穩停在坑旁,并將車里的東西一股腦兒倒了進去。
結束后還不忘推著車轉身,朝江玉珣等人行了一禮“幾位大人好”
話音落下后,他頗為羞澀地用手撓了撓腦袋,同時偷偷地打量起了江玉珣來。
見他倒完東西還不走,守倉的士兵不由皺眉“你還有什么事沒做完”
“啊”那役夫慌忙搖頭道,“沒,沒有了。”
“那杵在這里做什么”
“這就走,這就走”
役夫重新抬起獨輪車,有些不舍地再看了江玉珣一眼。
他要來寧平倉的事情,早幾日前就在役夫之中傳遍了。
今日開工前,一堆例行休息的同鄉將眼前役
夫團團圍住,并叮囑他一定要替自己看看江大人的模樣。
若是能與大人搭句話,那便再好不過了。
役夫雖然應下了這件事,但直到進倉窖前,他都沒有想到自己竟真有如此好運。
說完“大人好”后,這名役夫既不想離開,又不知還能再說些什么。
還好,此前沒有接觸過此事的莊有梨忽然向前一步,他看了一眼坑內的東西,接著好奇地朝役夫問道“你方才倒入坑底的東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