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夫立刻打起精神“回大人的話,小的剛才所運之物是木炭屑。”
有幾名役夫順著麻繩降入坑底,接著用鐵鍬整平炭屑,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石子堆在他們的腳邊。
“木炭屑”莊有梨忍不住再向前走了一步,并轉身好奇地朝役夫問,“鋪這個做什么”
“呃這個”役夫也不太清楚倉窖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為了什么,被問到他的臉一點點漲紅。
江玉珣則在這個時候輕聲解釋道“這一步是為了防潮。”
“防潮”
在大周之前的幾代,糧倉不但大部分時間都是空置著的,且倉體本身也修得非常湊合。
寧平倉和怡河一樣由尹松泉負責整體設計。
除此之外,江玉珣還根據后世糧倉的構造,給出了一點建議。
他一邊點頭一邊對莊有梨解釋道“寧平倉修建在地下,防潮的步驟自然要多一些。”
倉窖內的十幾名役夫與守倉兵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動作,向江玉珣看了過來并耐心聽他講述。
江玉珣說“倉窖挖成后,要先撲一層青膏泥,再用火去焙燒窖底的生土。等這一切做完后,就可以鋪設木炭和碎石子了。”
役夫聽得格外認真,并不時輕輕點頭。
“待這幾樣東西鋪灑完畢,便可以再架設一層木板,之后鋪上草、糠再覆以葦席,這個時候就可以裝糧食了,”江玉珣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堆滿了糧食之后還要在往糧食頂上鋪設葦席,這樣才可以長時間保存。”
“如此復雜”莊有梨輕聲感慨道。
講到這里,江玉珣終于注意到了周圍役夫的眼神。
他們和莊有梨一樣,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役夫們一年來此工作一月,直到現在才了解工程的全貌。
見此情形,江玉珣不由深思起來。
儲糧既能保證百姓度過災禍,更能穩定其心理,重要性自不必多說。
除了在寧平倉進行官方儲糧,百姓家中更要有糧常備。
如此看來,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教會役夫們儲糧原理,并使其運用于生活中似乎也很重要。
江玉珣一行人在寧平倉內參觀了大半日。
等離開此地的時候,莊有梨的本子上已經記滿了重點。
馬車駛出寧平倉后,并未轉身回到仙游宮,而是繼續朝著昭都方向而去。
今年有個閏二月,江玉珣的生日也退得比往常稍晚一點。
最近一段時間莊岳忙得腳不沾地,到了現在方才記起江玉珣的生日馬上就要到了。
于是他便想著邀江玉珣到家中歇一晚,再吃頓便飯。
此刻時間還早,江玉珣并沒有直接去莊岳的府邸,而是與莊有梨一道帶著玄印監在昭都附近逛了起來。
昭都城郊有一片湖泊,名曰“燕銜”,今日燕銜湖上滿是踏春賞景之人。
楊柳垂絲墜入湖中,漾起圈圈漣漪。
小舟蕩過湖水,朝不遠處的島嶼而去。
湖邊有昭都的貴婦人成群聚在一起,以帷幔相遮在內對弈、游戲。
到了湖畔,江玉珣的心情忽變得輕松許多。
他隨便找了片草地,抱膝坐下向湖面上看去“有梨,你知道那湖心的島上有什么嗎”
“我也沒有去過,但聽人說似乎是幾座庭院,”莊有梨輕輕搖頭道,接著忍不住轉身問他,“阿珣想去嗎”
江玉珣伸了個懶腰,他閉上眼睛說“等未來閑了我定要租一艘小舟去湖那邊看看。”
在外跑了一日,靜下來后他不由生出了幾分倦意。
頓了幾息,忽有一陣熟悉的聲音傳至江玉珣耳畔“為何今日不去”
江玉珣有些遺憾地說“我方才問了湖上的人,他們說單單劃船來回就要一個半時辰。如今已是酉時,若是現在出發今晚怕是要住在島上了。”
“哎明日還要回仙游宮呢,今天是去不成了。”
春風托著一片柳葉,輕輕地墜在了江玉珣的面頰之上,隨之生出淡淡的癢意。
江玉珣忽覺得周圍氣氛有些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