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這是我分內之事”費晉原笑著說道,“火器既要露面,那必須風風光光才是。除了商憂外,那個自克寒來的使臣也收到了通知。屆時這里定比江大人想象的還要熱鬧。”
江玉珣放下整理好的地圖與費晉原一道朝殿外走去。
他一邊說話一邊抬眸深深地看向遠方的怡河。
怡河還在緩緩向東流去。
遠觀如一條長長的白練,包裹著深棕色的土地。
平原上的寂靜將在明日被巨響所打破。
江玉珣比任何人都要期待那一刻的到來。
寅時天還沒有亮,位于怡河北岸的春皓山上已經熱鬧了起來。
大周的文武百官受皇帝之邀攜家眷齊聚此處。
起先想要盡快離開昭都去往北地的邢治聽聞此事后也多留了幾日,甚至還借著“宗正之子”的身份來到了春皓山上,與眾人一道圍觀“切堤”。
觀禮者個個彩飾華服,衣著華麗而正式。
在眾人的襯托之下,身著鉛白色法衣的商憂與隨行人等,看著便有些過分寡淡了。
伴隨著一陣“萬歲”之聲,天子也出現在了春皓山上,并落座于提前修好的觀禮臺正前方。
切堤的時間還沒有到,宮女們先將早膳端到了每個人的桌案上。
“這是香瓜”同樣受邀觀禮的克寒使者次嘉一臉驚訝地看向盤里的東西,“不是說它多產于春夏之交,且放不了幾天嗎”
自幼學習大周官話的他,對周地的特產、風物也有一定了解。
來到昭都以前他便很想嘗嘗“香瓜”的滋味,只可惜過了季節未能吃到。
說著,次嘉便忍不住用筷子夾起一塊切好的香瓜,并放在鼻間深深地嗅了起來。
聽到背后的聲音,坐在不遠處的江玉珣轉過身去說“這是在溫室內養成的,哪怕不當季也能成熟。”
“原來如此”次嘉當即恍然大悟。
他忍不住將香瓜放入口中,清甜的滋味立刻將還在發困他喚醒“果然好吃”
前幾日次嘉已被眾人科普了“溫室”,并知道了牡丹于冬日盛放一事。
但次嘉還真不怎么了解,在最近這近一年的時間里,大大小小的溫室已經遍布怡河平原。
如今花卉培育只占溫室種植小小一角,大頭則是各種各樣的蔬菜、瓜果。
不止各大田莊,許多有余力的百姓也已嘗試著自己修起了簡易溫室。
食物的誘惑下,“玄天”也暫時被他們拋到了一邊。
昭都甚至整個大周的飲食習慣,已經逐漸產生了變化。
切堤的時間被定在了卯時。
早膳將用完時,遠天顏色已一點點變亮,定好的時間將要來了
江玉珣原本輕輕搭在膝蓋上的手,不知道什么時候緊緊地攥在了一起。
此事雖然已經過反復的推演,但是江玉珣心中的緊張并沒有因此而減少半分。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炸堤都不是一件小事。
無論是大周百姓還是今日來觀禮的官員,皆默認江玉珣為此事的主要負責人。
這個時候他一定不能顯露出半點的驚慌。
等待天亮的這段時間,周圍不斷有人與江玉珣暄,他只得強行裝出鎮定,并打起精神一一應對。
直到桑公公緩步走來輕聲道天子有事叫他去前方,周圍的官員這才四散開來。
江玉珣向天子行了一禮“陛下,您叫臣有事”
應長川沒有說話,而是緩緩將目光落向怡河。
猶豫片刻,江玉珣也正坐于天子身邊,與他一道看向春皓山下。
晨霧漸漸散去,怡河平原上如棋盤一般整齊的田地也現出了它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