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仰頭看著天上的煙花,眸中滿是笑意“比我想象得更好看。”
怡河畔煙花怒放。
不只照亮了地上的銀霜,甚至勝過了滿月的風姿。
此刻,江玉珣的眼前是煙火與月鞘山。
背后是天宮般縹緲的羽陽宮。
應長川一邊輕揉江玉珣的手指,一邊在他耳邊輕念“我本想在月鞘山或仙游宮與阿珣兩人欣賞此景。但阿珣說,想要大周的文武百官、所有百姓一道看天邊的煙火。”
因而應長川除了瞞著江玉珣想給他一個驚喜外,并沒有令玄印監壓下消息
。
有百姓聽聞朝廷要在這里燃放“煙火”后,便第一時間攜家帶口等在了湖邊。
又一朵煙火綻于天際。
這一幕深深地烙入了江玉珣的心底。
昭都不再寂靜,百姓再一次隨著煙火一道喝起了彩來。
不知何時,他已與應長川十指相扣。
江玉珣微微側頭靠在了應長川的肩上,他瞇著眼睛輕喃道“我來昭都已有幾年時光”
應長川垂眸看向江玉珣,他緩聲問“這一趟可愉悅”
煙火還在不斷燃燒,生出刺眼的光芒。
不知是被它照得還是想起了什么,江玉珣那雙漆黑的眼瞳里忽多了幾點水光。
怡河之亂沒有發生,大周沒有被七年的戰亂絆住腳步。
本會因戰爭而流離失所的百姓,此時正齊聚昭都街頭仰頭張望著絢爛的煙火。
他們身著棉衣,不再畏懼寒冷和饑餓。
這個世界真的因為自己的存在,而生出了一點點不同。
江玉珣忽然將視線自焰火移至應長川的身上。
“這一趟”江玉珣緩緩收緊手指,他看著應長川的眼睛,用最為認真的語氣道,“不虛此行。”
眼前這一幕像夢,甚至比夢還要美好。
竹篙攪碎了湖中的銀波。
煙火燃了一夜,將昭都映成白晝。
江玉珣不知何時靠在應長川的肩上睡了過去。
天子小心伸手,觸了觸江玉珣正隨著呼吸一道輕輕顫動的眼睫。
好似一片羽毛自他的手心掃過。
再過不久太陽便要升起。
位于大周最東方的爍林郡波濤依舊,海邊不知是誰唱起了漁歌。
臨近西域巧羅國的郡內,明月方才爬上山崗。
隆冬已至,新雪制成的薄被下已悄悄冒出麥芽。
再過不久桃延萬里,又是稻麥青青。
又一陣煙火點燃月鞘山下的小湖。
照亮了那座原本矗立在怡河畔的鎮河鐵犀。
它的身上,多年前洪水留下的痕跡早已模糊不清。
只余“山河無恙”四字銘文依舊分明。
正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