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吳蔚還不了解這里的法律,不知道遷居所需的手續,要是一不小心讓繡娘成了和自己一樣的黑戶可就麻煩了。
“繡娘”
“嗯”
“清廬縣離毗鄰的縣城有多遠”
“不知道,不過我聽村里的老人說過,咱們清廬縣雖然不富裕,卻是個大縣,方圓幾百里。一路往東走就是京城,往西走就是燕王老千歲的封地,咱們這兒是個風水寶地”
“啊”吳蔚叫了一聲,剛燃起的希望破滅了,方圓幾百里自己沒有交通工具得走到什么時候啊看來拿著繡娘的作品到別地方賣的辦法,短時間內行不通了。
“繡娘,這兒離二姐和二姐夫家有多遠”
“坐牛車的話,小半天就到了。”
“過幾天咱們上二姐家走一趟吧,你想她不”
“真的”繡娘的眼睛亮晶晶的,隨后又有些擔心地問道“不會耽誤了給百味樓供柴吧”
“真的,不會的,我會先去賣幾趟柴,買點兒棉花回來給你作身棉衣,再去湖里鑿個冰窟窿撈幾條魚給二姐和二姐夫帶去哎呀我怎么把這個給忘了”
“怎么了”繡娘問。
“你說百味樓收不收野味啊我下回要不要帶幾條魚去試試”
“我還納悶兒呢,這冰天雪地的,你是怎么捉到魚的”
吳蔚的笑容逐漸燦爛,她感覺自己好像突然找到一條賺錢的法子了
真是學好數理化,穿越也不怕啊
吳蔚用了三天的時間給繡娘做了個艾灸盆,那些艾草在火炕上烘烤了幾日,去除了多余的水分,吳蔚和繡娘一起將艾草加工成粉,再放到竹筒里壓實定型,脫模,切片,簡易的“艾條”就做好了。
天公作美,今日外面又是一個晴好天氣,吳蔚把爐子燒得很旺,囑咐繡娘裹好被子坐在艾灸盆上艾灸,自己則帶著工具出門去了。
趁著現下湖水的結冰層還沒有太厚,吳蔚打算多撈些魚上來,一來可以做過冬的食物儲備,二來還可以到百味樓去碰碰運氣,這第三嘛也算滿足繡娘一個串門兒的小小心愿,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二姐上次帶著東西來探望繡娘,如今繡娘的生活逐步邁入正軌,也該去看看二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