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里,吳蔚,繡娘,柳二娘子三人并排躺在西屋的炕上,柳二娘子的肚子已經顯懷明顯,每天夜里都要起夜個一兩次,繡娘就睡在中間,每次二姐醒了她便點燈攙扶著柳二娘子去如廁。
忙活到后半夜,三人都來了精神,開始規劃未來的事情。
姐妹倆你一言,我一語說著繡娘的新家要用什么材料,建多大的屋子和院子,院墻要修多高,家里都要打些什么家具,漆什么顏色養眼還亮堂。
吳蔚偶爾也加入話題,但更多的還是枕著胳膊,面帶笑容地聽著姐妹二人討論。
柳二娘子和繡娘仿佛一夜回到了兒時,嘰嘰喳喳有著說不完的話。
她們回憶著從前在柳家清苦的日子,展望著未來美好的生活。
其實自從繡娘開始接針線活之后,柳家并不缺錢,柳翠翠的兒子虎哥兒就每天都有肉吃,只是她們兩姐妹的生活依舊清苦罷了。
從前繡娘的眼界淺,心眼實,柳二娘子嫁出去后其實也明里暗里提醒過繡娘很多次,奈何繡娘沒領悟。
如今繡娘和吳蔚在一起生活這么久,開了眼界,長了見識,吳蔚還特意帶她到成衣鋪去了幾次,一一問價錢,當繡娘看著那些做工和繡樣遠不及自己的成衣,尚且能賣一二百文時,便什么都明白了。
雖然好生失落了一陣子,但繡娘是打心底里感激吳蔚的。
繡娘曾在心里默默算過一筆賬即便成衣的收購價和賣價有差異,這些年她給那個家賺的銀子少說也有個百八十兩,那可是沒日沒夜做了五六年才攢下的銀子
明白了真相的繡娘并未心生怨懟,反而是松了一口氣。
大姐雖然潑辣跋扈,卻不是一個鋪張浪費的,這些銀子足夠給母親頤養天年,繡娘也就放心了。
“繡娘,要不等房子建好,讓你二姐夫幫忙物色物色,給你說門親事實在不行你也學著大姐,招個上門女婿。反正咱有房又有地了,你那些銀子良田也就能買三四畝,旱田能買個五六畝,一個壯漢綽綽有余,何必找佃農來分一些呢按照這兩年的年景兒,一畝地能出兩石糧食,納了稅銀,再分給佃農,剩下的糧食也就夠你和蔚蔚吃的,賣錢是別想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看似安靜的臥房里,因柳二娘子的一句話掀起陣陣波瀾。
繡娘和吳蔚各懷心思沉默著,柳二娘子也暫且歇住,沒再言語。
倒不是因為別的,而是柳二娘子正在心中掂量,自己要不要也把給吳蔚說親的事情攬下來,畢竟都是姐妹,自己這個當二姐的也不好厚此薄彼不是
再說吳蔚的年紀也不小了,生得如花似玉,不說個人家不可惜嗎
可轉念一想,柳二娘子又有些心里沒底,她聽張水生和自家公爹說,吳蔚的背景不簡單,再有就是吳蔚仵作的身份“名揚在外”好人家誰愿意找個仵作當妻子啊可家世不好的定然也是配不上吳蔚的。
思來想去柳二娘子終究是沒敢開這個口。
懷揣著對吳蔚的歉意,柳二娘子決定暫且不要提及這件事,給繡娘說人家的事兒也私下再說,若是不小心傷了吳蔚的心,那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