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娘在家中的第二個米缸里掏出了吳蔚的匕首,大米有效隔絕了空氣,匕首上泛著陣陣寒光,不管何時
繡娘看著這件東西都覺得瘆人,她將匕首交到吳蔚的手上,囑咐道“小心些,別割了手,家里有剪刀,要不你還是帶把剪刀吧”
“沒事兒,剪刀哪有它好用啊,等改日買一塊好皮子,給它做個保護套。”
吳蔚將一捆麻繩斜挎在身上,手持匕首又從菜籃子里拿了幾根蘿卜,往后山去了。
吳蔚在林中設了十幾個鎖套,系的是兩頭鉆入一拉就緊,越掙扎越緊的鎖扣,這還是吳蔚小時候派出所里一位剛從警校畢業的大哥哥教給吳蔚的,簡單好用。
每個鎖套中間都掛了一塊新鮮的蘿卜,雖然這青草漫山遍野,可哪里有蘿卜香呢布置完以后吳蔚用匕首在旁邊的樹上做了記號,看了看天色便下山去了。
吳蔚很喜歡這里,植被豐茂簡直是個天然氧吧,空氣中彌漫著自然的氣息,吳蔚在兩棵距離適中的樹中間停下了腳步,低聲道“有空給繡娘扎一個吊床,她一定喜歡。”
吳蔚回到家,東屋內只有繡娘一人,給孩子的小被子已經做好了,她正在用剩下的布料發揮巧思,物盡其用地做些小衣裳,小物件兒。
繡娘聽到聲音抬起頭,是四目相對,是默契一笑。
吳蔚坐到炕桌的另一頭,拿過做活兒的小剪刀,抬手剪了燈芯,火苗穩定下來,橙色的燭光帶著特有的暖意,溢滿整個屋子。
“夜了,做針線活傷眼睛的。”
“還有一點兒了,這么好的布料扔了可惜,我打算給孩子做一對手衣,免得長出指甲后抓傷了臉。”
“下次去市集我買些蠟燭回來,用竹子做個燭臺,安全些。這油燈不如蠟燭安全。”
“都是一樣的,蠟燭金貴,還是用油燈吧,就像二姐說的,居家過日子能省則省,我們倆現下沒什么進項,縱有貴人相助也不好坐吃山空的,待二姐的孩子生下來,月子做完了,我想到稍遠些的地方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攬些手藝活回來。”
“那我就抓些野兔養起來,偶爾再去網些魚,拿到市集上賣了補貼家用吧。等佃農上工咱們的糧食也算有保障了,家底兒也足夠傍身,再加上副業賺的,不會再受窮了,你別擔心。”
繡娘笑了笑,用剪刀將線頭修剪掉,遞給吳蔚“喏,看看怎么樣”
吳蔚攤開手心,一雙袖珍的手衣放在了吳蔚的手上,樣式有些類似拳擊手套,兩個圓圓的團子,嬰兒用的東西都是很小的,即便如此繡娘還是在手衣的正中間各自繡了兩簇銅錢大小的花兒,手腕的部分是兩個細細的絲帶子,輕輕一拉便能收緊腕口,很是好看。
“真好看,繡娘的手真巧。”
吳蔚將手衣放到做好的小衣服里面包好,繡娘讓吳蔚站到自己面前,拿著尺子給吳蔚量了尺寸,低聲道“蔚蔚,日子要慢慢過,你別太心急了,家里的活兒我們兩個一起做,不能什么都壓在你的肩上。”
“從前你把我照顧的無微不至的時候,怎么不見你叫我分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