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給高寧雪的書信足足寫了五頁紙,信中吳蔚不僅敘述了完整的事件經過,還內附了化肥的制作方法,成肥后的性狀和顏色,以及使用方法。
吳蔚反復叮囑高寧雪,此事事關重大,清廬縣去年就下了兩場雪是事實,一旦莊稼欠收,后果不堪設想。
翌日清晨,吳蔚帶了干糧,盤纏,騎著丑丑便出發了。
高寧雪給的通訊地址吳蔚早已記在腦海里,泰州毗鄰清廬縣,常有清廬縣百姓到泰州城內,是以雖然正值平燕王搬遷,宜王入主,吳蔚也很順利地進城了。
來到城中,吳蔚先是漫無目的地逛了逛,見這泰州城墻高城深,十分堅固,城內古色古香,店鋪儼然,一眼望不到頭。
城中街道皆由青石磚鋪設而成,凡有車馬經過,都會發出悅耳的脆響。
泰州城的百姓衣著也比清廬縣體面了不知多少,粗布麻衣者也少有,雖尚處守制期,所見百姓多以素色衣衫為主,所用面料并不便宜。
在清廬縣難得一見的車馬,于泰州城內也并不罕見。
吳蔚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重鎮之地的百姓都是如此富庶,但泰州城如此繁榮多要歸功于老燕王的治理。
這樣肥碩的果實被宜王給摘了,也不知道曾經的燕王,如今的平燕王會不會嘔到吐血
吳蔚大致看了一下,泰州城內的店鋪種類很全,幾乎每條街道上都能看到一家煉丹坊,院子后院的石料堆得和小山般高,里面不乏做化肥的原材料。
吳蔚停在高寧雪給的地址前,仰頭一看,匾額很新,上書六個大字泰州華安當鋪。
吳蔚走進當鋪,伙計熱情地招待了吳蔚“客官,里面請。”
吳蔚跟著小二進了當鋪,店小二將吳蔚引到最外側的柜臺處,笑著說道“客官,請先讓小的看看當物,再請專門的掌柜給您估價,咱們華安當什么都收,傳家之寶,古玩奇珍,字畫首飾,十八般兵器,毛皮錦衣,棉夾被褥,有當無類。”
吳蔚心想高寧雪的產業做得還挺紅火的。
吳蔚沉吟道“小二哥,敢問貴當東家,可是姓高么”
店小二挑了挑眉,不著痕跡地打量著吳蔚,又掃視了一圈大廳內另外幾名客人,說道“客官,您里面請,小的去請大掌柜來。”
吳蔚一顆懸著的心落了地,跟著店小二來到一間內室,房間不大,擺著一張四方桌,兩張太師椅,墻上掛著一幅古畫,左右兩邊擺著兩個近一人高的大肚花瓶,一看就是珍品。
店小二給吳蔚倒了一杯茶,去請掌柜了。
片刻后,一位中年男子來到內室,笑容可掬地朝吳蔚拱了拱手,才坐到吳蔚對面,說道“姑娘,打聽小店的東家,所為何事啊”
吳蔚謹慎地問道“敢問貴東家可是姓高么”
“沒錯。”
“請問你們東家叫什么名字”
掌柜的眼中的疑惑一閃而過,笑道“姑娘
莫要怪罪,小人位卑言輕,不敢言東家名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