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的內心同樣生出了一絲疑惑,不過想到高寧雪的身份和自己所處的時代便也釋然了,便低聲問道“這里的老板,可是平佳縣主”
掌柜的的眼神變得有些古怪,打量著吳蔚,問道“姑娘,縣主娘娘并不在此地。”
“我知道,這里到底是不是她的當鋪”
“這里的確是高家的產業。”
吳蔚隱約覺得有些不對,但轉念一想或許這里是高寧雪爺爺的產業,掌柜的如此回答也能說得通,再加上高寧雪曾自信滿滿地告訴吳蔚,這里都是能信得過的自己人,吳蔚也不再多想,將懷中的信拿了出來,推到掌柜面前,說道“我這里有封信,十萬火急,勞煩掌柜的派人快馬加鞭呈報縣主。”
掌柜的拿過信封一瞧,只見上面寫著高姑娘親啟。
吳蔚本想寫“二當家”的,但想到明鏡司如今的處境,便改成了高姑娘。
“姑娘放心,我即刻派人快馬加鞭,很快便能送到,敢問姑娘貴姓”
“縣主看了信自然就知道我是誰了。”
“那,姑娘可要回信”
吳蔚想了想點頭道“要是能給我個回信就最好,我多久來取”
掌柜的思索片刻,答道“一月后,同日來取。”
聽到這個日期,吳蔚不得不再次感嘆這個時代通信的滯后性,對高寧雪的期望又淡了幾分,不過吳蔚明白這已經是很快的速度了。
“好,那我就一月后來取,請你轉告縣主,若是抽不開身,撥些銀子給我也好。”
“姑娘放心,我記下了。”
當鋪大掌柜親自將吳蔚送到了門口,目送她騎上丑馬,消失在街頭,側過頭對身后的伙計說道“備轎,我要出去一趟。”
“是。”
泰州燕王府舊址,幾日前已改制完畢,如今的匾額嵌著三個斗大的金字宜王府。
早在民間百姓聽說圣旨之前,藩王和朝廷內部的調動早就開始了,隨著燕王府的搬遷,城內空了一些店鋪,新入主泰州的宜王順勢接手店鋪,成為自家的產業。
梁朝的藩王在就藩時會得到朝廷的一筆安置銀子,到了封地便要自給自足,同時每年還要給朝廷納稅,進貢,所以各地藩王為了養活封地的府兵,維系王府的運轉,通常會派人經營一些產業。
其中不乏農莊,店鋪,鏢局,漕運等、燕王撤離所空出的鋪子,宜王順勢接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可憐的吳蔚到底還是吃了信息滯后的虧,要是她能早來一個月,這封信便不會落到旁人之手了。
宜王是先帝的二皇子,乃是已薨逝的庶妃所生,是一位正值壯年的英武王爺。
在燕王改封后,宜王主動挑選了偏遠的泰州作為自己的封地。
對于宜王的選擇,新帝暗自歡喜,臨行前給了宜王諸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