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建半山小院時,他們幾個就是主要勞動力。
這六位和張水生家多少占了點親戚,有的雖然已經出了五福,不過卻相處融洽,并未斷了聯絡。
用張水生的話講這六個人就是和他光屁股長大的兄弟。
家里一下子多了六口人,還都是精壯的男子,榨油坊的一樓正廳坐不下,吳蔚提議到酒樓去吃一頓,卻被那六人拒絕了。直言他們過來是給兩家幫忙的,為的是省銀子,不是來享受的。
吳蔚也被這六人不變的仗義和淳樸所打動。
最后,將桌子安排在了寬敞些的米莊大廳里,柳老夫人和張老夫人蒸了兩大鍋的白面饅頭,做了兩大盆的肉菜,素菜若干,張老爹還開了兩壇子酒來招待六人,這一年來他們六人的家中,日子過得緊巴巴,即便倉里還有余量也不敢敞開了吃,看著那一個個熱騰騰的白面饅頭,還有油汪汪的肉,齊齊甩開膀子吃。
整整兩鍋的白面饅頭,一頓飯吃得只剩下兩個了。
張老夫人慈愛地說道“看著你們幾個吃飯這個香勁兒,嬸子可真開心。”
當夜,吳蔚把六人安排在了曹天旺在泰州的宅子里,和米莊的伙計們住在一起。
第二天,吳蔚抽調了一個米莊的伙計到榨油坊,和柳二娘子一起打理榨油坊的生意,柳翠微也留在了米莊。
吳蔚和張水生,帶著六人來到了宅子實地考察,這六人的反應和張水生第一次看到宅子時表現得差不多,才剛一看到那一人多高的白墻青磚的院墻,就發出了陣陣驚呼。
毛驢夸張地說道“這這不會就是王府吧”
張水生抬腿就給了毛驢一腳,說道“也不看看這是什么地方,胡亂說。”
吳蔚笑道“宜王府可比這里氣派多了,少說也得比這間宅子大了十倍不止,這間宅子是從前平燕王老千歲幕僚的宅子,后來宅主隨著老千歲一起搬走了,我們這才撿了個漏。”
“吳姑娘去過王府啊”
吳蔚笑而不語,張水生接過話頭,說道“日前宜王千歲給泰州城里經營有道的東家賜了年禮,蔚蔚也得了賞賜,到宜王府去謝了恩。”
眾人來了興致,紛紛詢問張水生有沒有得到宜王的賞賜。
吳蔚解釋道“我之所以能得到宜王殿下的賞賜,只是因為去年大旱,米莊的生意變得尤其重要,如若不然,我也是沒有資格的。”
眾人聽出來了,張水生這是沒有得到宜王的褒獎,無不露出賤兮兮的笑容,揶揄起張水生來。
張水生恨得牙癢癢,卻也無可奈何。
吳蔚見了不由得勾起嘴角,很羨慕這樣從年少時就積累起來的情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