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給母后請安”宜王停在正廳,給太后行禮參拜道。
“今兒不是已經請過一回安了嗎去而復返,所為何事”
“兒臣忙活了大半日,連口水都沒喝上,能賜兒臣先坐下嗎”
“坐吧來人。”
“奴婢在。”一名宮婢來到廳內,太后吩咐道“去廚房看看有什么吃的沒有,給宜王端過來,填填肚子。”
“是。”
“謝母后。”
宮婢端來兩碟糕點,宜王吃的很香,看的太后也不禁柔和了表情,像太后這般上了年紀的人,胃口一般都不會太好,看著有人在自己面前吃的很香,也是一種樂趣。
宜王擦了擦嘴,對太后說道“母后的小廚房是換了廚子嗎兒臣記得從前母后宮里的吃食是最好吃的,怎么變味了”
“哀家老了,胃口大不如從前,如今都是以素齋為主,宮里的廚子是換了一批。”
宜王嘆了一聲,說道“母后何必如此委屈自己知道的是母后一片慈母心腸,為我那可憐的四弟積陰德,可不知道的還以為陛下苛待了母后呢。”
太后只是輕嘆一聲,不置可否。
宜王繼續說道“母后,四弟的事情,兒臣也很傷心,前幾日兒臣還帶了幾壇四弟從前最喜歡的酒,到皇莊去和那顆海棠樹對飲了一番,兒臣對四弟說自他走后母后很傷心,林子里的樹葉嘩啦啦的響。母后,人死不能復生,保重鳳體啊。”
提起四皇子,太后的表情有所松動,聽到林子里的樹葉嘩啦啦的響,太后的眼中涌出一抹哀傷。
“人都死了,你還來和哀家說這些做什么”太后哀傷道。
“母后,泰州古稱忀州,兒臣被封到那個地方,大概是和四弟還有一些緣分未了,正好皇兄也有意讓兒臣來說和,兒臣就來了。”
“說和”太后的眼中劃過一絲諷刺。
宜王起身,一撩衣襟下擺跪到太后面前,認真地說道“太后,兒臣愿以項上人頭擔保,四弟并非皇兄殺害。那日”隨后,宜王便將那日在樹林中的見聞和太后講了一遍。
太后聽完久久無言,啞著嗓子說道“這么說,東方瑞也是清白的了”
宜王坦然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此事乃是父皇朱筆御批,東方瑞是不是兇手,都已不重要了。兒臣今日來是想解開母后的心結,希望母后和皇兄能解開誤會,皇兄春秋鼎盛,心懷鯤鵬之志,咱們大梁在皇兄的治理下,定能國力昌盛。相信四弟在九泉之下,看到母后與皇兄重歸于好,看到我大梁蒸蒸日上,也會很高興的。”
宜王說的慷慨陳詞,完全沒有注意到太后的臉色突然變得古怪,不過須臾太后便整理好了自己的表情,似認命般說道“說吧皇帝究竟想讓哀家做什么是替他出懿旨,特赦宣王還是警告蕭家,不要追著此事不放”
宜王一個頭磕在地上,唇角勾起,回道“陛
下希望太后可以親下懿旨,將東方瑞的刑期定下。皇兄說,一邊是自己的手足兄弟,一邊是太后母家的親侄兒孫,平佳縣主未來的夫婿,皇兄夾在中間實在為難,為今之計也唯有盡快將兇手正法,才好將此事揭過。”
太后冷笑一聲,說道“難得皇帝想得周全,此事容哀家想想吧。”
“謝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