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千秋壽誕后第五日,平佳縣主高寧雪覲見太后,自稱夢中得一奇物,可將心愿寫于其上,點燃后此物可緩緩飛到空中,神明便能收到心愿,有祈福,禱祝之功效。
太后以為高寧雪孩子心性,又來討自己歡心,并未放在心上。
誰知,高寧雪當天夜里就拿出了一盞孔明燈,將愿太后千秋康泰的愿望寫在上面后,點燃放飛。
太后親眼看到孔明燈飛到天上,驚愕不已,問道“雪兒,此物真可直達天聽”
“回太后,在雪兒的夢中,是這樣的太后若有什么心愿,或是有想對天上人說的話,不妨一試。”說著高寧雪就將孔明燈的制作圖紙獻給了太后。
太后千秋壽誕過后的第六日,太后將此物命名為祈愿天燈,并交給匠人所大批生產。
不過短短的三天,孔明燈,應該說是祈愿天燈,就從內廷傳到了民間,到了夜里不少百姓都會將祈愿天燈放飛,京城的夜空煞是好看。
太后千秋壽誕的第十日,泰州傳來急報。
“陛下,泰州傳來八百里急報。”正在批閱奏折的皇帝高律聞言,立刻放下手中的御筆,急切道“呈上來”
“是”
高律擰開手中封紅的竹筒,一塊絹布從里面掉了出來,抖開一看,上面短短幾行字,卻讓高律的臉色變得鐵青。
臣,泰州知州謝建白,萬死叩拜陛下。
弘宣三年七月起,泰州連降暴雨,綿延已有月余。臣,率軍民共同抵抗天災,然,收效甚微。
如今泰州城內積水已一尺有余,至臣提筆奏報之時,雨勢仍未有遲緩之態。
泰州毗鄰六縣,受災嚴重已淹沒良田數萬畝,六縣百姓受災嚴重,死傷人丁,家畜,難以計數。
臣遙拜懇請朝廷馳援,救萬民于水火。
情報最后一行的日期,已經是一個月之前的了。
看來泰州周圍的情況很嚴重,已經到了連八百里急報也送不出來的地步。
“速傳宜王”
“是”
半個時辰后,宜王出現在了御書房,他的身上正穿著一襲常服,想來是傳旨的內侍催得緊,他連朝服都沒換就過來了。
“臣弟參見陛下。”宜王行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