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就是在臨近最低價的時候,反向買入。”柳翠微一字不差地將吳蔚當初教給她的背了出來。
“三娘真聰明,咱們現在買商鋪,只要和牙行的人交代清楚,一定能省下不少銀子。這是其一。其二呢,我覺得雖然泰州這一帶,旱了一年,澇了一年,百姓的家底兒都被兩場天災給掏空了,但是最不受影響的就是成衣鋪的生意。”
“為什么”
“三娘,你想想,咱們從前住在義莊旁邊的時候,在成衣鋪買過一件衣裳沒有”
柳翠微搖了搖頭,慢慢明白了吳蔚的邏輯,眼睛也亮了起來。
吳蔚笑的溫柔,輕聲解釋道“成衣鋪它的主要受眾原本就不是布衣百姓,這場天災首當其沖的反而是布莊,棉麻莊,還有街邊的那些小吃攤子,因為這些產業的主要受眾才是最底層的百姓,在它們上游的成衣鋪,酒樓,反而會獲益。特別是成衣鋪,下游的布匹,棉花,絲綢都便宜了,成衣鋪的進貨成本也隨之降低了。這兩場天災,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尚不足以改變這個世道的格局,從前買得起成衣穿的人,今后依舊買得起,從前買不起成衣的人,從前不會買,今后更不會買。家里沒個百八十兩家底兒的人家,平日穿衣哪里會以成衣為主呢而有了這百八十兩家底兒的人家,即便因為天災受到了一些損失,東山再起也是遲早的事兒。真正有眼光的人,無論是盛世還是亂局,都能賺到銀子。”
柳翠微輕笑,問道“你是在說你自己嗎”
吳蔚也笑了起來,說道“可不是我,我的今日八分靠運氣,兩分靠你我,是不可復制的,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他們早就摸索出了一套生意經,也是我們學不來的。”
柳翠微思索片刻,答道“好吧,成衣鋪的事情就依你,李大姐一個人拉扯三個女兒,做成衣自是難不倒她,我只需要在上面添些刺繡就好。”
“先這么著,我慢慢再物色兩個手藝上佳的繡娘來,咱們的衣服也要分三六九等的,你的手藝是咱們成衣鋪的鎮店之寶,可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的。”
翌日,天還未亮張尺和栓子就出現在了吳蔚的宅子外候著,吳蔚帶上了柳翠微連夜做的兩大包白面饅頭和幾個大水袋的涼開水,以及一些消毒用具走了出來。
張尺和栓子連忙上前來把吳蔚手中的東西接了過去,柳翠微和小梅出來送行,柳翠微有些擔心地說道“還是讓小梅陪你一起去吧兩輛馬車一匹馬太惹眼了,萬一被別人惦記上了怎么辦”
“你別擔心,這一路上不時就有宜王府的府兵巡邏,各州府也派了不少官兵協助,再說我們的車上除了一些吃的,并沒有值錢的東西,外面驛道干的差不多了,車馬都能跑起來,一般人想追也追不上。今日你就讓小梅領著
你大姐一家去牙行看房子,盡早定下來讓他們搬出去。”
“我知道了,你們一路小心。張尺,栓子,你們務必要照顧好蔚蔚。”
“翠微姑娘放心吧,我們一定照顧好蔚蔚姑娘,絕對不讓她涉險,干重活。”
“多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