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兒回門的日子。
柳老夫人清早起來便換上了新衣,等著自己的二女兒和二女婿過來探望自己。
雖然她們母女分別的日子不算久,但是人老了總是會思念自己的孩子,自從溫鍋宴之后,柳老夫人已經很多天沒有見過自己的二女兒和二女婿了。
特別是今年,張家又添了人口,柳老夫人還特意準備了紅包,就等著張水生夫婦抱著一雙兒女上門,自己好把紅包給兩個孩子。
吳蔚和柳翠微按照小梅的指導在后院練了一個時辰的功,如今的柳翠微已經能在梅花樁上行走了,吳蔚還停留在吐納和蹲馬步的階段。
小梅因材施教,給進度不同的二人,制定了不同的課程,還真別說,這幾個月下來吳蔚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態比從前的確是提高了不少,步履輕盈不說,即便忙碌一整天也不會如從前那般累。
吳蔚和柳翠微練完了辰功,也來到了前廳,陪著柳老夫人一起等張水生夫婦上門。
又過了一會兒,竟是前院的家丁直接沖到后堂,吳蔚見了直皺眉。
這家中皆是女眷,家丁是不能來后堂的,再大的事兒也只能稟到二門處,由守在二門的丫鬟進來稟報。
家丁“撲通”一聲跪在了堂上,驚得吳蔚和柳翠微對視一眼。
“出什么事了”吳蔚問。
家丁回道“回小姐,二姑爺正跪在門外呢,小的是第一個接了信兒的,只得闖了二門進來稟報了。”
吳蔚這邊正納悶呢,就聽柳老夫人猶自拍著自己的胸口,哀傷地叫道“這叫什么事兒啊”說完也不解釋,掏出了手絹遮住自己的臉“嗚嗚”哭了起來。
柳翠微也是面色蒼白,對家丁說道“你先下去吧,我們馬上就來。”
“是。”
待家丁走后,柳翠微立刻起身,對吳蔚說道“你快回去換一件素色的衣裳出去”說完,柳翠微的眼眶也紅了。
吳蔚讓丫鬟攙扶柳老夫人回房休息,拉著柳翠微往后院走去,低聲問道“到底是怎么了二姐夫家里出事兒了”
柳翠微只當是吳蔚家鄉的風俗與本地不同,不疑有他,低聲解釋道“這是孝子報喪,二姐夫家的老人去世了。”
經過柳翠微的解釋,吳蔚這才明白家丁之所以一路沖進來,是因為他接到了張水生的“孝子報喪”,家丁作為代報,不能把這個消息告訴除了家主外的任何人,必須要親口說給吳蔚才行。
在梁朝,家中的老人去世了,需得孝子報喪,若是沒有兒子的,女婿也成,若是家中女兒皆沒有出嫁,長女也可,若是無兒無女,就由妻子報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