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
“三娘,善堂的事情,咱們只能出資,管理的事情,還是交給梅蘭竹菊去做比較好。”
“我明白。”
既然已經決定了要離開,那么就要學會抽身,把事情逐漸交到這個時空的人去打理,才不會在吳蔚和柳翠微離開后出什么亂子。
這是吳蔚和柳翠微早已商量過后,達成的共識。
就這樣,吳宅過了一個低調的年。
從初三開始,吳柳記下的員工陸續上門來給柳翠微拜了年,而柳翠微也挑了一日,帶上了自己的繡品,專程到宜王府去謝了恩。
正月十五那天,柳二娘子一家四口來到了吳宅。一年未見,張水生蓄起了絡腮胡。
張水生已從自家娘子的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始末,拉著吳蔚說了好一番話,滿是唏噓。
在張水生看來,吳蔚雖是女子,前途卻不可限量,早晚有一日會一飛沖天,成為第二個東方瑞也未為不可。
但貞節牌坊這事兒一出來,等于斷了吳蔚所有的可能。
對此,吳蔚倒是滿心滿臉的淡然,還反過來寬慰了張水生和柳二娘子幾句。
見吳蔚如此通達,張水生心中的可惜之情也淡了幾分,吳蔚趁機提出將吳柳記米莊的經營權讓給張水生。
如今的吳柳記米莊早已成了體系,糧食的供應穩定,口碑和客戶都不錯,米莊內什么人該做什么,無需東家吩咐。張水生接過后,直接就能上手經營,兩家鋪子又離得這般近,簡直就是白送給張水生一筆銀子。
張水生也明白這個道理,自是幾次推脫,堅決不肯。
吳蔚不得不多費了些功夫,細細把自己的難處和用意給張水生講明白了,當然省略了不能說的部分,加之柳翠微在一旁懇勸,張水生這才答應幫忙照看鋪子一段日子,但鋪子的利潤,他卻堅決不肯收。
吳蔚也沒強求,反正等到自己和柳翠微離開了梁朝,張水生不收也不行。
日子一天天過去,外面的積雪漸漸融化,春意重歸大地。
吳蔚的身體總算是恢復了大半,雖然尚未恢復至最好狀態,但已經與常人無異。
近來,吳蔚看著漸顯的春意,難免牽掛起東方瑞來。
吳蔚知道以東方瑞的性子,她一定會如約赴死,眼看著約定的日子越來越近,她們卻再也沒有收到東方瑞和高寧雪的消息,吳蔚有些著急。
轉眼到了弘宣三年,四月二十五。
吳蔚和柳翠微沒有等來東方瑞的消息,另一個足以震動梁朝的消息,傳到了泰州。
太后,薨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