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泰州府城墻上的那尊銅鐘被敲響了,突如其來的鐘聲,仿佛給整個泰州按下了暫停鍵一般,城中百姓紛紛停下了手中的動作,路兩旁店鋪內的掌柜和伙計們,也都紛紛出了店鋪,看著城墻的方向。
一聲聲悠長,肅穆的鐘聲傳來,足足響了二十七下才停。
喪鐘二十七響,此乃國殤。
當今梁朝,僅有二人才能享受此等哀榮,一位是當今的皇帝,另外一位則是皇太后。
皇帝剛才登基不久,正值春秋鼎盛,這喪鐘為誰而響,泰州的百姓們心中也都有數了。
皇宮里的事情,對于百姓而言實在是太過遙遠,更何況是后宮之事
先帝仁宗在位時,推行仁政,施政于民,加之在位的時間又長,梁朝的百姓們對這位仁宗還是很有感情的,自然對于仁宗的皇后也多了幾分愛戴。
越來越多的人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紛紛走到街上,朝著城門的方向看去。
待二十七響鐘聲過去,泰州城也隨著解除了靜止,當場就有些掌柜吩咐伙計們去扯些白布回來。
百姓也紛紛行動起來,要么歸家去找白布,或者干脆直奔布莊,第一時間為這位皇太后守喪。
吳蔚立于吳宅的后院聽完了鐘聲,小梅便快步跑到了院里,將兩根三指寬的白布條塞到了吳蔚的手里。
“鐘鳴二十七響,這是”
“小姐,太后薨逝,舉國守孝。”
“我知道了,你去協助管家,準備一些白布發下去,別出什么岔子。”
“是。”小梅領了吳蔚的命令匆匆去了。
如今的吳宅,雖然管家還是宜王府派來的那位,但這宅子里住的都是些女眷,許多事情都是小梅在張羅著,剩下的三花從旁協助。
待小梅走遠,柳翠微來到吳蔚身旁,接過一條白布,環顧四周后,壓低了聲音問道“太后薨逝,東方大人和太后之間的約定還作數嗎”
柳翠微的疑惑和慶幸,何嘗不是吳蔚心中所想
吳蔚沉默良久,低聲回道“難講,要是換成旁人,或許就哎,東方瑞的性子你也不是不知道,看著通透,骨子里卻非常刻板,誰知道她會不會做出什么驚人之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