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宜遲,吳蔚和柳翠微拿定主意以后,第二日便將梅蘭竹菊找來8,把她們的想法說了。
如今的吳宅,處處都是眼線,也多虧了自打吳蔚回到吳宅以后,從未做過任何“出格”之舉,宜王不讓她再出現在泰州百姓面前,吳蔚就真的沒有再踏出吳宅半步,平日里除了梅蘭竹菊四人之外,所有前來吳宅探望吳蔚的人,吳蔚都不曾秘密見面。一律將客人請到前廳,著丫鬟在一旁伺候著,等于主動向宜王公示了自己的一切。
幾個月下來,吳宅的這些人對吳蔚的監視也放松了一些,一開始吳蔚把梅蘭竹菊招來后院開茶話會時,還有丫鬟打著送水,送茶點等由頭打探一二,但見幾人落落大方,說的也都是些天南海北的趣事,并無明顯指向,次數多了,丫鬟們的打擾明顯也少了很多。
吳蔚和柳翠微先是命人準備了一頓火鍋,把梅蘭竹菊叫過來小聚,吃飯的時候聊了一些善堂的事宜,讓前來添炭的丫鬟聽了去。
吃完了飯,吳蔚和柳翠微又把梅蘭竹菊請到了吳蔚的書房。
吳蔚的目光掃過四花,說道“你們誰的耳朵靈到門口去守一下,發現有人靠近立刻提醒一聲。”
四人斂去臉上嬉笑的神態,小梅默默起身,去到門口的一根漆紅的立柱后面,站定。
這個位置不僅能聽到外面的腳步聲,還可以借著柱體掩護身形,不會被外面的人借著燭火,看到影子。
“可以了。”
聽到小梅的聲音,吳蔚立刻說道“我和三娘打算逃出泰州城,前往一處明鏡司的密宅去隱居,希望你們可以幫我。”對于自己和柳翠微的動向,吳蔚并未隱瞞,經歷了這么多,她們六個早就是一個團體的摯友,吳蔚并不擔心自己的行蹤會被泄露。
“那我們呢”小菊問道。
“你們是打算借著宜王離開泰州的當口,趁機離開”小蘭問道。
吳蔚點了點頭,說道“我過夠了被軟禁在這大宅子里面的日子,我現在在泰州百姓的眼里已經是一個死人了。可是城中的百姓有不少人見過我,認識我,我若是出現,勢必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宜王殿下曾許諾過我,待風頭過去就放我自由,我覺得這不過是安撫托詞罷了。任宜王殿下再如何手眼通天,也不能把一個死人變成活人若是我真的死而復生清廬縣的貞節牌坊也就立不住了,事關一縣百姓的賦稅,再被有心人捅上去,朝廷必會追究。宜王作為這件事的牽頭人,很有可能受到牽連。這也是宜王將我軟禁在這宅子中的原因之一。”
說到此處,吳蔚沉默片刻,繼續說道“這還不是最可怕的,萬一,我是說萬一朝廷因此追繳清廬縣百姓的賦稅,以現在清廬縣的情況,百姓根本拿不出這筆銀子,官逼民反,首當其沖的就是泰州。事情演變成那一步,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什么呢”
吳蔚拋出去的問題,卻讓梅蘭竹菊四人皆陷入了沉思,小菊也暫時放下了讓吳蔚帶上她們的心思。
連守在門口
的小梅,也不禁回過頭來,望了吳蔚一眼。
她們四人都不是笨人,不僅不笨,還很了解宜王。
答案已經在她們的心里了,卻無人出言。
柳翠微主動說道“平息民憤的最好辦法,就是讓貞節牌坊變成真的,殺死蔚蔚,是代價最小,收益最大的方式。”
“可若真是這樣,宜王為什么還要冒險把蔚蔚留下呢以他的性子,在蔚蔚回到泰州的時候就該動手了,又何必派了王府的大夫來給蔚蔚醫治這不是前后矛盾嗎”小菊不解地問道。
小梅來到小菊身邊,拍了拍她的肩膀,說道“你替我去守著,我來解釋吧。”
小梅和小菊換了個位置,小梅解釋道“宜王之所以沒動蔚蔚,是因為宜王看到了蔚蔚身上不可替代的價值,這份價值值得他稍稍冒險,蔚蔚現在的情況,除了依附于宜王府也沒有別的活路了,這才是宜王想要看到的。”
“你們沒有看到扶桑之行發生的事情,即便我如何與你們講述,也終究不及親臨現場的震撼,那日周爺用蔚蔚的法子,不過出動了幾十個人就完成了對扶桑軍械庫毀滅性的打擊,蔚蔚一人,可抵千軍萬馬。”
小蘭問道“既如此,宜王怎么可能輕易放她走呢即便宜王去了京城,也會交代下去,嚴加看管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