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把咱家的地劃出三十五畝來,其中一十畝送給妞妞,算是我這個做小姨的給孩子置辦的一份添妝,日后妞妞出閣,這一十畝地也隨著她帶到婆家去,剩下的十五畝地,贈給柱子,田地里的產出,買筆墨紙硯應是夠了的。”
“好。”
吳蔚轉頭又對張水生和柳一娘子說道“一姐和一姐夫就莫要推辭了,這是我這個做小姨的對兩個孩子的一點心意。今日難得一聚,我也囑咐一位幾句。”
柳一娘子和張水生當即鄭重了神色,聽吳蔚說道“一姐,一姐夫,如今的世道亂了。別以為戰事遠在天邊,若是真蔓延到泰州,瞬息便至。在戰事徹底結束之前,全家人能別出泰州的,盡量不要出去。若是張家村內還有交好的人家,有適合的機會,也可以把他們往泰州城帶一帶。若世道亂了,商人首當其沖,米莊,榨油坊的生意都會受到影響,我還是那句話有些時候,銀子買不來糧食。有余錢是好的,也要廣積糧,盡量不要露富。”
張水生和柳一娘子齊齊點頭,張老夫人也表示了贊同。
吳蔚又單獨對柳一娘子說道“一姐,今后關于戰事,朝局的事情,你千萬少打聽,這些事兒于我們尋常百姓而言,不過是茶余飯后的談資罷了。可若一旦有人追究起來,或會引來大禍”
柳一娘子的面色微變,認真回道“我曉得了,以后一定少打聽,再也不亂說話了。”
張水生若有所思地看了吳蔚一眼,沒再說什么。
暮色四合,從吳宅出來后,柳一娘子的心里還念著吳蔚的話,上了馬車才小聲地問道“水生,你說真有蔚蔚說的那般嚴重嗎不過是婦人間的幾句私房話,怎么就牽扯到禍端上了呢”
張水生語重心長地說道“咱們認識蔚蔚這么多年了,她是什么性子你還不清楚嗎經歷了這么多事兒,蔚蔚所言,哪一句是放空弦”
張水生壓低了聲音,繼續道“再說了,蔚蔚雖然名義上故去了,與宜王府的聯系定是沒斷的,知道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卻不方便說也是情理之中,你就聽她的吧。”
見柳一娘子點頭,張水生徹底放了心,感慨一嘆,悠悠道“這世道啊說不定就要亂了。”
馬車瞬間恢復了安靜,只聞車輪碌碌之音。
而坐在角落里的柱子,卻是目光炯炯,仿佛有一顆種子,撒在了他幼小的心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