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百姓告知書”
怎么回事這城門可關了三天了
想看請君莫笑的女仵作嗎請記住的域名
“看看”
告示板前,一群百姓圍了上來,只見告示板上貼著一張大白紙,開頭寫著“天下百姓告知書”。
“誰識字快給我們念念”告知書的內容太長,絕大多數人都不能從頭到尾讀下來,有人著急發問了。
這時,混跡在人群中,宜王府的文書大聲念道天下百姓告知書,我,宜王高衡,今日提筆告天下百姓一真相
那人方才念完一句,哄鬧的人群立刻便安靜了下來,不僅僅是城中的告示欄,宜王府的侍衛早已帶著大量的告知書,挨家挨戶進行發放了。
只是城門雖然關閉,泰州城內的坊市卻并未受到影響,街上的行人見告示欄又張貼,自主聚了過來。
這份告示很長,所用字體為小楷,依舊寫了滿滿一大張紙。
先是詳細地說了一下弘宣三年七月起,由一場暴雨所引發,席卷泰州毗鄰六縣的洪災。
在場的所有人,都是這場洪災的親身經歷者,雖然泰州城的在平燕王老千歲時期,修筑了不少排水渠,又因宜王的積極應對,使得泰州百姓受到洪災的影響很小,可誰家沒幾個親戚呢半數以上的泰州百姓在毗鄰六縣都找得到親屬。
聽著文書誦讀告示上的內容,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不少人的表情都變的沉痛起來。
洪災說完,又說時疫,提起那些缺衣少食的百姓,在冰天雪地里凍死的百姓們。
緊接著,文書的話鋒一轉,開始痛斥朝廷的消極應對,宜王拿出了權威數據,給出了這兩場天災中朝廷總共撥了多少錢糧,這些錢糧平攤到每一位受災百姓的手中,又是多少。
看著告示上,最終得出的那個可憐的數字,場中百姓們的表情再一次變了。
實際上,泰州及毗鄰六縣的災情比告示上的還要嚴重,在洪災之前,六縣大部分地區剛剛經歷過一場大旱,赤地千里,莊稼顆粒無收為了抵抗這場旱災,百姓們家中的存糧全部吃光了,有些人家連野菜都沒得吃,不得不煮樹皮,吃葉子充饑,為的就是將種糧保住,給家庭留存一份生的希望。
結果等來的卻是一場洪水,一場時疫。
場中有些百姓的眼中閃動著淚花,有些則現出了憤憤之色。
他們怎么也沒想到,朝廷給的賑濟,落到個人手中居然只有這么一點兒
可是這個數字卻與他們實際拿到手的有很大的出入,如果只是這么多的話,那些百姓又怎么可能挺過來呢
沒讓百姓們困惑太久,隨著文書對告示上內容的誦讀,很快便揭開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