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隨著一陣陣轟隆聲響,泰州城外東北方向升騰起一抹彩霞。
已經熟睡的吳蔚和柳翠微被這股聲音驚醒,半座泰州城的人幾乎都被驚醒,起初大家只是以為是打雷了。
春天就快到了,旱地一聲雷也是常事。
可隨著那點亮半個夜空的火紅沖天而起,百姓們才意識到了不對勁兒。
許多人都披著冬衣,沖出了自家屋子,寂靜的夜里,不知誰喊了一聲“走水了”聲音傳出好遠,緊接著又有第一個,第三個,不知多少個“走水了”的喊聲響起,這下泰州城內的百姓都清醒了。
吳蔚和柳翠微也穿著各自的大氅沖出了臥房,看著東北方向的紅光,柳翠微挽著吳蔚的胳膊,擔憂地說道“蔚蔚,這是打起來了”
“嗯,看著架勢,應該是。”吳蔚的表情雖然嚴肅,但心底卻著實松了一口氣,正所謂兵貴神速,既然注定不能共存,就應該先下手為強
怎么說宜王也是占據了地利的,越早動手,越對宜王有利。
吳蔚看出來了,說的好聽些,宜王這叫穩健,說的直白點兒,宜王這個人頗有些優柔寡斷,真論起手腕和心腸,宜王還真就不是皇帝的對手。
眼見著打了起來,也不枉吳蔚那一夜苦口婆心地勸說了宜王半宿。
“是朝廷的人在攻城嗎”柳翠微問。
吳蔚剛想回答,就聽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從外面的街道上傳來“宜王殿下有令,各家各戶緊閉門窗,沒有宜王殿下的命令,不得出門”
寂靜的夜,那傳令官的喊聲雖然沒有借助任何工具進行擴大,傳播,聲音卻依舊很清楚。
一陣陣急促的馬蹄聲從吳宅門前的那條街道飛馳而過,伴隨著火把的光芒搖曳,從宜王府呼嘯而出的數十名傳令官呼嘯而過,沿著各大街道,朝著泰州城四面八方去了。
還不到一個時辰,泰州城所有的百姓就都聽到了這道命令,原本有膽子大,偷偷溜出家門想要一探究竟的百姓,聽到這聲音以后也快速跑回到家中,緊閉門窗
一邊的喊殺聲,慘叫聲不絕于耳,一邊是漆黑又寂靜的泰州城。
無論如何,城中的百姓避免了這場戰事,堅固的泰州城墻,將這場禍事阻隔在了外面。
蕭盛本就不是來打仗的,他的目的是刺殺宜王,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朝廷的安寧,而且這支隊伍是為了吊唁宜王妃而來,穿戴盔甲已是極限了,為了掩人耳目不可能攜帶攻城利器。
縱觀宜王這邊,則是準備了數月,兩邊的戰斗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趁著夜色正濃,宜王先是派出一支五百人的先遣部隊,秘密摸到了朝廷軍隊的駐軍地附近,潛伏了起來。
緊接著,四十個載人天燈悄然升空,每個天燈上配備了一個操控手,四個投擲手,腳下踩著幾個箱子,里面裝的都是宜王秘密生產制造的,燃燒的瓶子
朝廷守夜的士兵察覺到了載人天燈的光
亮,可此時天燈已經飛到了平穩飛行的高度,普通的弓箭奈何不了它了。
蕭盛顯然是知道這載人天燈的厲害,立刻下令,命令所有部隊散開,有序后撤,不要讓載人天燈飛到他們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