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五千人的部隊調動起來也并非易事,還是有一少部分人,還沒來得及沖出大營,呼嘯的燃燒的瓶子就如同雨點般砸到了大營中。
數千個燃燒的瓶子爆破的威力十分驚人,一股股熱浪席卷整個大營,瞬間化作一片火海,吞滅了一切。
所有沒來及沖出大營的朝廷軍隊,全部被火海席卷,發出陣陣慘叫,然后喪失了生機。
包括大軍的輜重,也都被一把火燃燒殆盡
這燃燒的瓶子和載人天燈的威力,許多士兵卻是頭一回見,即便他們騎在馬上拼了命的狂奔,卻依舊能感受到那股恐怖的熱浪,一波又一波地從背后沖擊而來,仿佛要將所有人都吞噬
有些膽子大的,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卻見到了平生從未曾見過的火勢,與熱浪全然不同的寒意爬滿全身,瞬間就喪失了戰斗的勇氣
蕭盛好不容易來到了一處安全地帶,下令整合部隊,欣喜的是隊伍只折損了幾百人,他們的戰斗力并沒有對完全摧毀。
可同時,蕭盛也發現這群人已經沒有士氣了。
有的只是從火海中爬出來的心有余悸,戰栗和恐懼。
熟讀兵家典籍并在軍隊中生活過一段日子的蕭盛明白這仗不能再打了,至少短期內不能,他需要重振旗鼓,讓這些將士們重振信心才行。
士氣,是所有作戰部隊的必需品。
為何要講究師出有名
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考慮到將士們的士氣問題,師出有名,就意味著占據了道義,那么將士們的心中就會生出一股信念,這股信念會支撐他們戰勝恐懼,克服困難,忍耐平日不能忍耐的疼痛。
反之則一觸即潰,當部隊的死亡率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缺乏這股信念支撐的將士們,就會成為逃兵。
眼下蕭盛所率領的部隊,就出現了這個問題
他們本就不是為了打仗來的,所以出發之前既沒有動員大會,也沒有祭旗,祭天的儀式,十分缺乏戰斗的信念。
“傳令下去,全軍整合,朝著最近的縣城出發,到了縣城之后再行休整”
蕭盛當機立斷,他料定宜王絕對不會無差別攻擊,只要他們將軍隊躲到百姓集中的縣城中去,這些載人天燈就不敢再來,而且縣城內物資相對充足,還有地利可守,他們能以戰養戰,等待朝廷的旨意,或是就地征兵,擴充兵員后再行反擊。
不得不說,蕭盛的這一決策,非常正確。
他沒有選擇倉皇逃竄,立刻返京,也沒有選擇繼續作戰,而是選擇了繼續就近駐扎。即便受到了極為嚴重的打擊,依舊敢于就近駐扎,此舉可遏制宜王的戰略空間
不管怎么說,蕭盛有天子劍在手,只要有天子劍坐鎮,藩王永遠是藩王
,毗鄰的幾個縣,絕對不會公然支持宜王。
若是蕭盛就此撤出泰州地界,就相當于將整個泰州毗鄰的六縣的戰略縱深,拱手相讓,宜王只要稍加動員,這些縣城可能就跟著宜王一起反了
想看請君莫笑寫的女仵作第318章初戰小捷嗎請記住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