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又對周奇說道“你把你們班剩下七人的名字報出來,師爺將這七人的名字記下。”
“是。”
劉奇報完了名字以后,目光掃視過眾人,問道“郭總管平日里是個什么脾氣,性格,人際關系如何,有什么關系特別好,或是關系特別不好的人”
聽完吳蔚的問題,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堂上的每個人都說了幾句,吳蔚很快從眾人的描述中,總結出了要點。
郭總管的性格比較暴躁,平日里喜歡罵人,也會動手,但是心腸卻并不壞,對手下人出手比較闊綽,該補償的,該賞的從不吝嗇,若是哪個工匠犯了錯誤落到他的手上,郭總管大多是采取打罵作為懲罰,從不會扣月例。來到清廬縣以后,工匠們的伙食也很好,每隔兩天就能吃到白面饅頭,還有肉食。
總體上來說,工匠對郭總管的印象還是很好的,覺得他雖然脾氣不太好,卻是一位好總管,比那些面上笑瞇瞇,只會撿好聽的說,但背地里卻時常克扣匠人月例和伙食的總管好多了。
至于和郭總管關系特別好的或是關系特別不好的,眾人一致認為好像都差不多,沒見特別。
吳蔚詢問完了基本問題,命堂下眾人在文書上各自按了手印,就讓他們散了,都回住處去,并通知其他的工匠,不得擅自離開清廬縣,在郭總管這件案子結束之前,所有人都不能離開清廬縣。
工匠們散了,吳蔚請李師爺帶著文房四寶到馬車上先等著自己,她要回家一趟,去去就來。
吳蔚回到吳宅,先是叫人去通知柳正善和孫秋霜,自己要帶著他們兩個出現場,至于“出現場”是什么,下人不必了解,柳正善和孫秋霜明白即可。
吳蔚回到房間,換下官袍穿上了一套純色的勁裝短打,束腕綁腿,并將所有頭發一絲不茍地束在頭頂,外戴綸巾。
換好衣服后,吳蔚來到院門處等待,很快孫秋霜和柳正善便結伴而來了,二人身上穿著和吳蔚同款的行頭,連衣裳的布料和顏色都一樣,一看就是用一匹布統一做出來的,二人各自背著箱籠,柳正善的手上還提著一個四方木箱,看起來沉甸甸的。
二人來到吳蔚面前,恭敬地喚道“老師”
吳蔚點了點頭,說道“走吧,邊走邊說。今天帶你們出個現場,負責敕造繡娘閣的工匠總管郭某,今日一早,卯時三刻前去
繡娘閣上工的工匠們,發現郭某的被吊在繡娘閣一樓的房梁上,已經氣絕。”
吳蔚繼續說道“繡娘閣的一樓高三丈,從現場的描述來看,郭某的足下空空,沒有任何借力點支撐他爬到房梁上,所以自殺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一會兒把你們這段日子學到的東西,能用上的都用上,還記不記得我囑咐過你們什么”
“記得”二人異口同聲地說道“不到萬不得已,不動用解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