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晏雪洲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就是做卡牌角色,時不時與哈洛他們幾個開會,討論一些設定。
制卡師在啟動之后,行內有不少人都聽到了風聲,陸續有設計師也表示想要參與。
這些人有老前輩,也有近兩年的新秀,當然也有只是想蹭個熱度的。
經篩選討論后,制卡師的策劃團隊又多了幾位。不過后來加入的幾位,只負責制作卡組,不參與游戲設定的制定和討論目前這款游戲框架和內容基本都已經確定了。
人一多,這個世界的卡牌風格便足夠多了。
等游戲上的時候,他們的卡組會在nc們手里與部分特殊任務和副本中。在nc手里的卡牌,玩家是可以通過一些任務或道具兌換的,也可以刷nc的好感度,好感度達到一定數值,有概率直接獲得。
副本掉落就沒什么好說的了,玩家只要挑戰成功了,就有概率得到卡牌。
在特殊任務和副本里的,經晏雪洲設計,在游戲世界稱為“神秘制卡師遺失的卡牌”。有一些是帶有隱藏任務的,卡牌一般不會標注制卡師的名字,但玩家可以通過卡牌上的角色故事描述或其它線索,去推測這個“神秘制卡師”。
比如晏雪洲做的上古神卡組,有玩家收集到兩三張,會通過卡牌形象的畫風與故事聯系性,聯想到這是出自同一名制卡師之后,玩家再通過尋訪nc或某些任務,一步步揭開這位神秘制卡師的真實身份。
一路追尋下去,玩家就發現,這位神秘的制卡師已經失蹤了。他她是已經死亡了還是被困于某個地方找到最終的真相,玩家就能獲得極為豐富的獎勵。當然這類隱藏可不簡單,如有玩家完成,必然是s級的大獎,會全服播報的那種。
戰斗卡牌是不需要裝備的,但卡牌本身也能算作玩家裝備的一部分。
像晏雪洲他們這些設計師做的,玩家能一次性上場的可以六張,六張可看作六件裝備。
兩張卡出自同一位制卡師之手,就會有“套裝屬性”,四張、六張也有。不止制卡師會有“套裝屬性”,玩家使用的卡牌搭配也是的,卡牌搭配是“三三”加成,三張土系相關戰斗卡牌,就有土系防御加成,三張火系相關,就是火攻擊加成。
如果六張卡牌,既是出自同一制卡師,又同時滿足“三三”加成,就能獲得雙增益效果。也就是既有套裝屬性又有加成。
如此一來,卡牌本身的搭配,也是一個玩點。
“套裝屬性”不止晏雪洲他們這些官方設計師,等游戲開放,玩家自己也是算的。不過玩家們原創卡牌就會自動署名了,是誰原創的,就會標誰的id名。
晏雪洲他們的當然也可以署名,也可以不署名,全看他們各自的習慣與設計。有的可以不留,有的可以在卡牌非常隱蔽的點留一個符號。
一邊探索廢土世界,一邊自由創作卡牌。晏雪洲已經開始期待游戲出的時候,玩家們的反應了。
而在期待之余嘛,他開始構建天道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