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選時被選中的秀女有康熙早年還未親政時的四大輔臣之一的蘇克薩哈的侄女葉赫納喇氏,這貴女葉赫納喇氏為滿洲正白旗人氏,性子溫和,還有那太子太保米思翰的幼女富察氏,為滿洲鑲黃旗人氏,父兄都是富察一族有出息的族人,更是朝廷重臣,這貴女出身不低。
而鈕祜祿一族大抵是不甘心鈕祜祿妃不能被封為繼后的安排,竟在這次選秀中讓鈕祜祿妃一母同胞的親妹妹小鈕祜祿氏在太皇太后面前刷足了存在感,盡管宮里面已經有了一個鈕祜祿妃,太皇太后還是將這鈕祜祿妃的親妹妹也送進宮里了。
若是廢后赫舍里氏不曾對鈕祜祿妃下過狠手,太皇太后絕對不會讓鈕祜祿妃的親妹妹小鈕祜祿氏進宮,后宮滿是同樣出身的貴女容易惹事,容易形成先帝時期蒙古妃子博爾濟吉特氏那樣傲慢打壓低位妃子的結果,太皇太后經歷過兒子跟自己反目成仇的痛苦遭遇,又怎會放任這一幕發生。
但誰叫太皇太后仔細查過廢后赫舍里氏的手段,查到鈕祜祿妃的身子確實被廢后弄壞了,今后沒法再生養子嗣,便只得捏鼻子認了這筆帳,盡管廢后所為皇家不曾知悉,知道了也不會容忍,但廢后確確實實是嫁進皇家的,在皇家的眼皮子底下做出這些見不得人的手段,那便是皇家對不住鈕祜祿一族。
因此鈕祜祿妃的妹妹必然會進宮。
而拋開這些貴女是太皇太后選中的,李沐還看中了一個郭絡羅氏的貴女,但這個郭絡羅氏并非是康熙后宮宜妃那一脈的郭絡羅氏,仔細算來,若非有康熙帝的抬舉,宜妃家族仍是包衣家族,是不比李沐看中的這個郭絡羅氏身份的。
因此就憑一點就能明晰了,那便是一個郭絡羅氏能參加大選而另一個不能,宜妃是包衣旗,不能大選進宮,只能參加每年一次的小選,而李沐看中的那個郭絡羅氏正好是能參加大選的非包衣旗的滿洲正藍旗人氏。
而這個郭絡羅氏與后來的八福晉郭絡羅氏還有著緊密相連的關系,便為八福晉郭絡羅氏的親姑姑,李沐選中這人也是為了防止那宜妃的上位,放眼康熙朝,也只有宜妃郭絡羅氏是康熙最為寵愛的妃子,得益于此,宜妃的家族才屢屢被康熙帝提攜。
如今宜妃還為庶妃,為了避免她被封嬪,李沐只得用另一個郭絡羅氏來撐場了,畢竟在康熙帝早年第一次后宮大封中,這宜妃郭絡羅氏在沒有家世沒有子嗣的前提下便被封嬪了,這何其難得,是不可疏忽的存在。
后宮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便是有同姓的宮妃坐上高位,另一個同姓的宮妃便不能坐上高位了,即便這兩個宮妃不是出自同一個家族,即便這兩者之間有著非包衣旗人和包衣旗人的區別,但只要同一個姓氏,那就別想著兩人齊齊坐上高位了,除非是像鈕祜祿氏這樣的大家族,但饒是這樣的大家族的兩個女兒同時進宮為妃了,也有不少拘束。
反正李沐看中的這個郭絡羅氏其實還挺樂意為皇上宮妃的。
李沐數來數去,發現這四個秀女也足以撐場了,鈕祜
祿妃的這個妹妹雖然不能與姐姐齊平身份,但其家世過盛,再加上她是太皇太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進來的,應該能有一個嬪位吧,盡管這個嬪位會伴隨鈕祜祿妃的妹妹一輩子,還不能讓其當上一宮主位。
李沐跟皇帝商量的高位妃子位份是這樣的,那四大輔臣之一的蘇克薩哈是罪臣,且早沒了性命,而葉赫那拉氏僅僅為蘇克薩哈的侄女,雖父兄身份還算過得去,也不能一下子跳到太高的位份,便讓其為四妃之首,再然后便是那太子太保米思翰之女富察氏,米思翰已經逝世,但他留下來的女兒不能虧待,便同樣給了妃位,為四妃之二。
至于那鈕祜祿妃的妹妹小鈕祜祿氏便為六嬪之首,還有那郭絡羅氏便為六嬪之二,慈寧宮的庶妃博爾濟吉特氏為六嬪之三。
鈕祜祿妃往上提一提身份,為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