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宮住下以后,皇帝就迫不及待想見識她的手段了。
李沐能給皇帝編造出一個夢境,自然得結合自己擅長的手段來蒙騙皇帝,不然她怎么將皇帝敷衍過去,皇帝又不是容易被人騙的。
在被帶去養心殿時,李沐是對仙界之事一問三不知,惹得皇帝好一番失望,但皇帝又怎么可能輕易放棄希望,畢竟夢中的情景實在是太真實了,真實到不像是虛假的。
雍正想到這轉世之人已經遺失了在仙界的記憶,便按耐住心里的著急,讓李沐去太醫院跟在那些太醫身后學習,李沐一開始不明白學這醫術有什么用,但后來跟著太醫學,觸類旁通,進步飛快,有時還會在皇帝的眼線下將系統空間的藥丸與其他藥物搗鼓在一起。
在搗鼓時整個人就處于無意識的狀態,清醒過來后又震驚自己怎么弄出了好幾個藥丸。
雍正將那藥物拿過來給底下的人試過之后,發現是極容易讓人恢復過來的藥物,無論是傷口還是精力,只要用了這藥丸就恢復過來,雍正一顆心終于放下來了,也歡歡喜喜用了那藥丸。
反正聰明人最容易腦補,皇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皇帝心里,這仙女轉世被抹消了記憶,但是仙法什么的沒有被完全抹消,不然他命那些太醫用同樣的法子研制丹藥,弄出來的藥物不是又苦又澀,就是沒有半點滋味,而且藥物也沒有任何作用。
李沐在宮里的地位也水漲船高,熹貴妃未必是真心喜歡她,但熹貴妃哪不清楚皇帝的心思,而且皇帝這些時日的變化也讓熹貴妃心里暗暗有了揣測,難不成這小女兒還真是有福之女,不然皇上怎么會日日精神抖擻。
皇帝說過這小女兒是命格有益大清帝王的,她兒子弘歷將來也會成為帝王,熹貴妃往這方面琢磨起來了,她當然是盼著自己兒子早日繼承皇位,并且把守政權多年,這樣她身為皇太后才能將日子過的舒舒坦坦。
在這層想法下,熹貴妃看向李沐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李沐在景仁宮的日子還算快活,畢竟好些奴才對自己恭恭敬敬的,只是這抬旗之事也不知皇上何時為之。
李沐知道原身家族想要抬出包衣旗,是挺艱難的一件事,而且皇帝不會任由一個沒有功勞的家族平白無故被抬旗,這樣對其他在朝廷建功立業的臣子來說并不公平。
可皇帝也得清楚有自己在,他才能延年益壽,這份功勞足以抵得上在戰場上廝殺了吧。
若非雍正帝接下來只有三年的壽命,讓家族在朝廷上拼功勞不太實際,李沐也不會冒險進宮搏一搏讓家族都飛黃騰達的機會,只要皇帝將她家族抬出包衣旗,有一就有二,再將魏氏抬進滿洲旗,哪怕只是滿洲下五旗,那都比現在好。
畢竟當時那拉氏也只是滿洲鑲藍旗,為滿洲下五旗之一,也同樣被看中為繼后人選。
李沐知道魏家沒有多大底蘊,皇帝就算知道了她是所謂的仙女轉世,也不會宣之于眾,到時候一定會有不少人覺得那拉氏比她更適
合當皇后,但到時候再想別的法子,她現在要應付的事還是家族抬旗之事。
在新帝繼位前被抬旗和新帝繼位后在抬旗,這意義可大不同了,在新帝繼位后,不管她多能耐,旁人也只會將這當成是新帝對她家族的恩封,到頭來都逃不過旁人對她低微的家世的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