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三湖城的天武祠,呂滔走過十幾層平緩的石階,再次來到了石樓門前的廣場中。
這片廣場十分平整,由一塊塊青石板鋪就。
廣場正中,有一座九丈高的人形雕像。
雕像人物是大殷帝國的皇帝——東方永忠!
遠遠看去,這位皇帝器宇軒昂,戴著九龍皇冠的腦袋微揚,像是觀天,又有幾分睥睨天下的姿態。
這個世界的呂滔是三湖城人,自然沒少來這片廣場,對這座雕像還算熟悉。
所以,剛才有正事要辦的呂滔,沒有多看這座雕像一眼。
此時,他走到了雕像近前,看起了雕像底座的一行行刻字。
刻字內容,自然是東方永忠的種種事跡。
這位大殷帝國的開國皇帝,也是大殷帝國的當代皇帝,而大殷帝國已經存在了三千兩百年。
換句話說,東方永忠的年齡超過了三千兩百歲。
眾所周知,武道修煉分為人武、地武、天武三個大階段。
人武階段有武者、武師、大武師三個境界,地武階段有地武者、地武宗師、武王三個境界,而天武階段則有天武者、天武宗師、武帝三個境界。
早在大殷帝國開國之前,東方永忠便已是武帝境修為!
他本是一個棄嬰,被東方烈收養,后來因武道天賦極高而被東方烈收為義子,賜名東方永忠。
那時的東方烈是東方王國的國王,只育有一女,故在臨死前將王位傳給了義子東方永忠,此事是廣為流傳的一段佳話。
東方永忠確實武道天賦太高了——
他五歲開始修煉,七歲入化勁,八歲開武脈,九歲結元氣,十歲辟氣海,十一歲就成為了“天人合一”的地武者……
哪怕是身懷外掛的穿越者呂滔,看著東方永忠的修煉速度也是一陣陣咂舌。
“這速度真是太變態了!”
呂滔暗暗想道:“莫惜語被黑虎門視為武道天才,如今已經十九歲,卻只是武師境氣感期,這個皇帝居然八歲就到了武師境的武脈期!”
看來,三流武道宗門所謂的天才,跟真正的天才差遠了。
當然,什么樣的武道天才,如果在年輕時想要修為一直突飛猛進,僅僅依靠自身天賦是不夠的,還要有強者的悉心指點,有各方面的修煉資源的支持。
哪怕是一個天賦平平的人,若是有一個國王的鼎力提攜,修煉速度也會快過絕大部分習武者。
得到王位后的東方永忠,沒有懈怠,其修為繼續高歌猛進,在他八十歲那年,終于突破到武帝境,登臨武道巔峰。
也正是在那一年,上古兇獸——犼,忽然現世,帶著大批妖獸進犯人族世界,一場種族大戰爆發。
那頭犼的實力,不亞于人類武帝!
歷經十年的種族大戰,最終在一個隆冬時節,以東方永忠誅殺那頭犼而宣告結束。
他誅殺犼的那一天,后來成為了人類世界最為重要的節日——除犼節。
為了祭奠在種族大戰中逝去的人類強者,東方永忠設立天武祠,此后只要為大殷帝國或人類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在死后同樣會有靈牌置于天武祠,受世人供奉與祭奠。
天武祠之所以地位超然,便是源于此。
東方永忠不僅有著傳奇的經歷,還有許多豐功偉績,但此人有一點是呂滔不能認同的——
這位皇帝居然信奉“皇權神授”。
在呂滔看來,這是迷信!
據史書記載,東方永忠將東方王國晉升為帝國的時候,為了抉擇國號,舉行了盛大的拜神典禮,神明賜了個“殷”字。
至于是什么樣的神明,無從考證。
大殷帝國正式開國之后,東方永忠每隔百年便會舉辦一次拜神大典,針對遇到的難以解決的治國方針,向神明問策,每次都能得到神諭。
他將那些神諭放在一起,頒布了一部連自己都不得違抗的律法——《神諭令》。
時至今日,《神諭令》已有三十二條律令,其內容也刻在了東方永忠的每座雕像的底座上。
第一條:帝國皇權,由神授予,國號“殷”。
第二條:普天之下,莫非帝疆;億萬生靈,莫非帝民。
第三條:男尊女卑,自古如此,不可廢。
第四條:為昌武道,可赦強者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