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客棧里的客人出去吃早飯或吃完歸來,客棧的大門總有人進進出出。
呂滔就在這個時候走出了客棧。
穿著金蠶衣,已然模樣大變的他,果真沒有被人認出來。
走過一整條街道,他也沒發現身后有人跟著。
有10點靈魂力量的他,不僅直覺很準,感應能力也遠勝常人。
如果一直有人盯著他,他能迅速察覺到。
先去哪里查呢?
呂滔在西城的一條街上邊走邊思量。
要還了呂鐵匠的清白,那批戰刀是非常關鍵的物證。
如果自己是鮑凱,一定會將那批戰刀藏起來,甚至熔煉成鐵水,再偽造一批同樣制式的戰刀。
呂滔覺得鮑凱想不到,城衛衙門之中也必定有人能想到這一點。
無論是銷毀還是仿制,都需要有人去做。
“嗯,先從這方面入手調查。”
有了行動方向,呂滔不再思慮。
很快,他來到了東城的一家鐵匠鋪門口。
整個三湖城,就只有兩家鐵匠鋪,分別是西城的呂家,東城的李家。
正所謂同行是冤家,在這個世界的呂滔的童年記憶中,呂家和李家世代互相看不順眼,特別是李家,明里暗里不少說呂家壞話,對呂家的鐵匠技藝非常不服,對呂家鐵匠鋪的生意更好很是不滿。
呂滔覺得,鮑凱如果找人仿制那批戰刀,東城李家無疑是最佳選擇。
李家鐵匠鋪沒有關門歇業,但只有一位老人家在店鋪門前的棚子里,站在火爐旁打鐵。
“老人家,李金錘在嗎?”
來到棚子里,呂滔先四處看了看,隨后出聲詢問。
“找他有什么事嗎?”
光著膀子的老人,一邊擦汗一邊反問。
“聽說他的技藝高超,我想請他打制一把長刀。”
“抱歉,他帶著媳婦和兒子出遠門了,你要是不急,過兩個月再來吧。”
老人放下汗巾,端起了一只大碗。
“兩個月?”
呂滔皺眉,“怎么出去這么久?”
老人沒有回答,仿佛沒有聽見,咕咚咕咚的喝著大碗里的涼茶。
呂滔頓了頓,再問道:“老人家,他什么時候離開的,去了哪里?”
老人放下茶碗,答道:“三天前離開的,至于去了哪里,我不知道。你如果等不了,可以讓我試試。我是李金錘的親爹,雖然老了,體力不如年輕時,不過手藝并不比我兒子差。”
呂滔覺得很奇怪,這老李竟然不知道自己兒子去了哪里。
很明顯有問題!
李金錘早不走晚不走,偏偏在三天前帶著妻兒一起走了,如果他真的沒把去向告訴自己父親,只能說明他心里有鬼。
然而,查到這一點又能怎么樣,呂滔根本不知道該去哪里尋回李金錘,就像他不知道去哪里尋回那個客棧的伙計。
“我不急,等你兒子回來再說吧。”
呂滔稍微頓了頓,再問道:“老人家,你們家最近二十多天,是不是趕制過一批軍用戰刀?”
“這個我也不清楚。”
老人搖頭道:“我在半年前,因為醉酒鬧事被抓進了城衛衙門的大牢,大概十天前才被放出來。”
“哦?”
呂滔再次皺眉,似乎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