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覺得新城更好一點,只是大家在西州城生活了多年,我擔心百姓們不愿意搬。”
云舒想了想,道“這個本王來安排。”
他并不知道蕭謹行這一仗需要多久,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得下令讓西州城的百姓,全部搬到新城暫住。
現在的西州城對百姓來說,只是一個住宿的地方。不管是農田還是工廠,都離新城更近,萬一真的突勒人來襲,百姓們也能快速到新城躲避。
而云舒選擇新城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水源。若是大家全部退居舊城,那又回來了原來遇到的問題,舊城的水不夠這么多人使用。
云舒一開始以為,大家對于強制搬家會很不滿,卻沒想到他將兩城的各種利弊講完之后,大家全都積極地配合西州府發布的政令,沒有一個人跳出來反對。
原來原州的那些百姓,對云舒已經接近于崇拜的地步,自然是云舒說什么那就是什么。云舒說要搬新城,他們一話不說,立即就可以搬走。
反正這邊也就住了一小段時間,什么時候搬,搬去哪,他們都無所謂。只要能跟著殿下就行
而西州的百姓則是說道
“殿下,您來之前,西州三天兩頭打仗,我們都習慣了。新城那邊的城墻,我們大伙也都看到了,修得比這邊氣派多了,又高又寬。我們也不傻,也都知道哪里更好。殿下,您放心,您說去哪,我們就跟著去哪,絕對不給您和將軍拖后腿”
云舒看著眼前這些淳樸的百姓,心里欣慰得很。
這年頭的百姓家里,值錢東西也沒有多少,特別是原先從原州過來的那些百姓,東西就更少了。
不到半天時間,整個西州城就搬空了,一切順利得出乎人意料。
西州城的駐軍和后勤,還剩下近兩萬人。
現在百姓們都要走了,余達作為留在西州城的守將,當即決定只留下兩個崗哨,用以觀察敵情,其余人也全部退到新城去。
新城的占地是舊城的五倍有余,雖然建筑設施還不算太多,但是裝下這些人是綽綽有余了。
日落之前,所有人都搬到了新城。
余達剛到新城就令眾將士在東北處的空地上,搭建了帳篷作為營地,隨后又迅速安排了日夜巡防人員。
西州軍自然不需要云舒操心,他要操心的是數萬百姓的住宿問題。
邊老一聽說西州百姓全來了新城,立即趕了過來,聽到住處的問題,又趕緊提議有學生在西州學院就讀的,可以攜家人住在學校里。
西州學院的校舍又建了不少,除了校舍外,還建了不少學生宿舍,只是學生們更愿意住在家里,這些宿舍一直空著。
原先邊老還覺得建那么多校舍和學生宿舍浪費地方。現在看來,只恨之前太保守了,建的還不夠多。
現在這個時節,說冷不冷,說熱不熱,打打地鋪,還是能住下不少人的。空置的校舍和宿舍,全都拿出來住人,擠一擠算是解決了學生家長的問題。
這下子那些沒有送孩子去上學的,羨慕得不得了。他們沒有地方住,就只能在外面搭帳篷住了。
而那些有孩子在西州學院上學的,也很是驚訝。他們萬萬沒想到,自己這么快就能沾到孩子的光。
除此之外,磚瓦窯和玻璃廠那邊也出了通知,只要是這兩個工廠的員工,都可以攜家人住在員工宿舍。
這兩家一家是西州府的官方磚瓦窯,一家是云舒的私產,之前都遵照云舒的要求,在城內建了新的員工宿舍。而這些員工宿舍,現在果然都派上了用場。
云舒看著不太夠用的員工宿舍,打算以后每個廠都得建一個家屬區。現在的家庭,人口眾多,小宿舍根本不太夠住。
在云舒這邊將人全部安排去新城的時候,蕭謹行那邊早已經在距離烏善一十里的地方駐扎。
臨時營帳內,一張地圖攤在了眾人面前。
蕭謹行沉聲問道“烏善城周邊十里以內,有沒有制高點”
老徐想了想,指了其中一處道“烏善東北七里外有一座小土丘,高度大概有個一三十丈。不過它在烏善境內,此前我們并沒有去過。”
蕭謹行盯著那處道“那就去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