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安他們這些人,可不是職院的那些學生,他們這些中學部的學生明顯跟殿下的關系更加親近。沒聽人家說,這制冰之法,可是殿下親自教給他們的。
殿下得仙人指點,他們又得了殿下教導,那豈不是就是仙人的徒孫了
若是他們的孩子現在去讀中學部,豈不是也能成為殿下的學生,仙人的徒孫
余子安他們這次賣冰塊,倒是使得學院秋季的招生人數提了一個檔次。
而他們此次賣冰塊的所得,也沒自己用,而是捐給了慈幼局,幫助那些無父無母的孩子。
由于余子安他們冰塊賣的不算貴,想要嘗鮮的百姓,自然愿意花錢買了些冰回去,其中就有龐農的岳母,石蘭的娘。
石蘭娘來西州的這段時間,深深覺得現如今的日子,是曾經的自己,做夢都不敢夢到的。
誰能想到,一輩子任勞任怨被婆婆打罵的人,現如今還能跟女兒一起經營布店,這會兒還能在夏日用上冰塊呢
這西州果真是來對了
雖然一直在女兒女婿家住著,但石蘭已經在考慮,怎么給自己也弄個西州戶口了。
她提著冰塊剛一拐彎,就遇到了從菜場買菜后相攜回家的秋娘、吳雪梅和小李飛的母親趙氏。
秋娘現在是紡織廠的管事,吳雪梅是玻璃廠的安保處管事,而趙氏則是西州學院的食堂負責人。
這三人現在都是職工家庭,吳雪梅見到石蘭娘,熱情地打著招呼,“您這是去哪了了”
吳雪梅日子越過越好,也不像從前不如意時那般潑辣了。況且她和丁嘉禾現如今的工作,惹得多少曾經嘲笑他們的人羨慕,這讓她揚眉吐氣不少。
人逢喜事精神爽,這幾人都是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石蘭娘提了提手里的東西,表示自己剛去西州學院那邊,買了些學生們賣的冰塊。
三人里也就秋娘的孩子還沒上學,吳雪梅和趙氏都笑著說學校里的學生老師都用上了冰塊,殿下還讓各個單位給員工們準備冰鎮綠豆湯。
聽得石蘭娘一陣羨慕。
百姓們還在熱烈討論這幾天出現的冰塊時,云舒已經在準備西州交易所了。
雖然烏思那邊還在打仗,但是從大食那邊過來的商隊,還是到了西州。
原先大食的商隊還打算繼續前去大雍京都,但是到了西州他們才發現,現如今的西州,跟他們之前來時,已經徹底不一樣了。
由于此前云舒強制要求如意坊和慎獨軒在西州開設店鋪,所以中原地區的許多產品,在西州都有貨。
大食的商隊到了西州,就發現這邊的瓷器絲綢茶葉一樣不少,而且還有此前從未見過的玻璃。不管是玻璃酒具、雕塑,還是玻璃的毛筆鎮紙,甚至是玻璃眼鏡,都刷新了他們的認知。
他們根本無心再去京都,而是直接在西州這邊就將貨全部出了,還買了許多小件的玻璃制品帶回去,尤其是不占地方更不容易損壞的玻璃珠。
從西州卸貨補貨,可比他們再走幾個月,去到京都強多了。
若是每次都只需要到西州就行,那他們一年還能多跑一趟呢。
西州本就是東西貿易之路上重要的城池之一。而云舒想要將它徹底變成東西方的紐帶,讓兩邊都到自己這邊來交易,那就需要既有京都的好東西,也有獨屬于自己的產品。
除了玻璃眼鏡外,云舒也在考慮著有什么新產品可以打開一下市場。
大食的商人不僅帶走了瓷器絲綢和茶葉,還帶來了各種香料寶石以及種子。
云舒早就囑咐過,從西邊過來的種子要重點關注。不管是蔬菜還是水果,甚至是調料也得留下。
這下還真的讓他發現了好東西,番薯、胡椒,辣椒,番茄,甚至是西瓜,簡直是要什么有什么。
當然了,這也不是來自一波人之手。
除了從大食那邊過來的商隊,北邊瓦耶的商人也組成了商隊,來西州經商。
云舒自然來者不拒,反正他們來買賣東西,都需要納稅,西州府坐著也能收錢。
交稅這種意識,也就是第一次比較難,一旦接受了這個模式,后期的工作自然就好做了。況且大家也是一家看一家,若是大部分人都交了,剩下那部分人自然而然也就交了。
中原那邊過來的商隊,見在西州也能買到西方的東西,自然也就無須多跑路了。從西州進貨,到中原各處去賣,也能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