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舟楫署令說的只建了一層,也不是指船艙,而是說的甲板之上,只建了一層。
按照正常的樓船來說,甲板之上需要建三到五層,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樓船。
只是樓船雖然高度高、載客多,但也正是因為此,它們在遇到風浪時,也更容易側翻。這也是四五層的樓船只適合在風平浪靜的河道里緩慢航行的原因之一。
如今這沒建好的樓船剛好滿足了云舒的要求。
他轉而問墨明塵“這船可以嗎”
墨明塵的身邊還跟著熟悉船只構造的墨家人,幾人一起仔細察看了這艘樓船的狀況,最后道“可以改。”
工部尚書和舟楫署令一頭霧水,不明白要改什么。
還是墨明塵解釋道“殿下讓我等將這艘樓船改造成艦船。”
工部尚書更懵了,“何為艦船”
墨明塵掏出炭筆在紙上涂涂畫畫,最后道“以蒸汽機為動力驅動的艦船,配備上武器,可以在大河及海上作戰。”
舟楫署令建了一輩子船,還從未聽過蒸汽動力,他詫異道“不需要船帆和劃槳手了嗎還有,何為蒸汽機”
墨明塵已經畫好了示意圖,笑著道“桅桿和船帆可以保留,順風時可以節省燃料。至于劃槳手那就不用了,所以這里需要改造。”
舟楫署令伸頭過去看,他雖然看懂了構造圖,但是對于那個蒸汽機還是一無所知。
倒是墨家另外幾人道“這個蒸汽機跟火車上用的蒸汽機原理一樣。”
舟楫署令雖然對火車有所耳聞,但他一直待在京都,未曾親眼見過,自然對那個神乎其神的火車為何能夠跑起來一無所知。
而因為京都也建了鋼鐵廠,且京都也要往長安修鐵路,工部尚書知道的倒是比舟楫署令多一些。
只是他仍舊有些驚訝,“火車上用的東西,也能用到船上嗎”
云舒笑著道“殊途同歸,這東西也不止用在車船上,任何需要動力的地方,都可以改造。”
工部尚書和舟楫署令若有所思,他們好似已經落后太多了。
而云舒見墨明塵已經與墨家幾人商議好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最后道“舟楫署配合墨院長他們將這艘艦船改造好,另外甲板上留下放置火炮的位置。”
墨明塵早就知道這艦船所配備的武器是什么,聽到要安裝火炮自然沒什么太大反應,倒是工部尚書悄悄瞪大了眼。
他就說殿下要那么大的船干什么
原來是要裝備上火炮船啊。
這樣一來,火炮就不止用在陸戰攻城時,船戰的時候更是一個大殺器。
試想以前是兩船靠近,士兵強行上敵方的船,然后近身搏斗。要是裝了火炮,豈不是隔了老遠,就用炮火將對方的船給擊中了
這可是他們工部造出來的船啊
工部尚書光是想想就覺得激動萬分。
一旁的舟楫署令也沒有好到哪里去,他雖然沒近距離感受過火炮的威力,但是聽說那東西遠距離打擊,一扔便能炸一片,還能燃起火來。
要知道木船可比城墻更容易點著啊。
被火炮砸中的船,即便沒有被砸破漏水,也得被燒起來啊
工部本身就有制造坊,之前在云舒的要求下,已經將鑄鐵坊改成了鋼鐵坊,設備已經全部更新完成。
生產力也算是上了一個等級。
有了墨明塵及墨家人的加入,大小艦船的改造,自然就順利多了。
在此期間,會試悄然結束,被關了一月的呂衡等人,也很快閱完了所有卷子,按照前幾年的慣例,略微放寬了人數,總共取了九十多人。
會試后便是殿試,而設置殿試不過是為了讓這些考生都歸于天子門下。如今承安帝沒法主持,自然全由云舒代勞。
云舒也懶得想考題,索性就以南方竇丞反叛一事,問這些考生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