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來,女人多的是,只要他還活著,何愁生不出子嗣。別說這些個臨安的女人孩子了,他連京都的父母兄弟妻妾子女,也是說棄就棄的。
跟隨竇丞的將士,直到竇丞帶著幾人登船離開,才知道他們竟是被拋棄了。心灰意冷之下便無心作戰,待蕭謹行的軍隊一到,便全數降了。
而那些荒夷人早就算準了海上的風向和風力,拉起船帆便出了海。等到蕭謹行他們趕到的時候,早已看不到對方的身影。
對此龐農等人也沒有顯得著急。
何況他們的目標已經不是一個只有幾名隨從的竇丞了,而若要攻打桑瀛,怎么也得提前準備好海上所用的物資。
被當做人質的百姓們,自然對蕭謹行對朝廷千恩萬謝。而臨安城的百姓們見到朝廷軍隊的時候,也都松了一口氣。
先有楚王,后有陳王,如今他們臨安終于要太平一段時間了。
在整頓重建楚地各城的時候,蕭謹行也在給艦船準備足夠的燃料和炮火。
五月二十六,蕭謹行率水軍出征桑瀛。
別看桑瀛屢次襲擾大雍沿海,看著戰斗力很強,但他其實只是個很小的島國,其版圖只有大雍的一個郡大。而他所依仗的便是一千多里的海域,大雍沒有海船,也不會出海去打他。
桑瀛的王也沒想到,他們居然會馬失前蹄,在屢次挑釁大雍之后,大雍朝廷居然真的派人來打他們了,用的還是艦船,以及從未見過的,據說叫火炮的東西,炸得他們海岸整日里火光漫天。
六月十六,桑瀛滅國,改為瀛洲。
竇丞于朝廷軍隊上岸時,走投無路投海自盡。
六月二十日,在派人駐守瀛洲之后,蕭謹行從瀛洲出發向西,自大雍東部的澤川登陸,與在燕地作戰的周將軍雙面夾擊燕王。
而一直在燕地當間諜的樓陽明也給了燕王致命一擊,策反了燕地的鄉紳和百姓,開城迎接朝廷軍隊。
七月十五,燕王與朝廷大軍于幽州展開最后一戰。
燕王拒不投降,力竭之時,用盡全力向作戰最為勇猛的龐農射去一箭,隨后見大勢已定,不想淪為階下囚受盡折辱,便拔刀自刎于幽州城下。
而燕王那一箭射來的時候,龐農正提刀擋住燕將的攻擊,根本沒有留意到這支箭。
還是他身邊的蕭謹行及時察覺到,但他也來不及提醒龐農,只能飛身一腳,將龐農踢飛。
只是龐農因為被踢飛避開了這一箭,但蕭謹行卻被這一箭射中。
龐農嚇了一跳,一刀砍傷面前的人后,一邊喊著燕王已死,一邊跑到蕭謹行的身邊,忙不迭地問怎么樣了。
蕭謹行輕描淡寫道“沒事,皮外傷而已。”
但龐農根本不信,非要去請軍醫過來瞧瞧。
將軍出征前,殿下可是敲打過自己,讓他務必保證將軍的安全。如今將軍為了救他受了傷,他回去如何向殿下交代
好在燕王已死,燕軍很快潰不成軍繳械投降,這才讓龐農有時間去拉軍醫過來。
軍醫診治過,發現確實如蕭謹行所說只是皮外傷。
蕭謹行看著龐農纏著軍醫,非讓軍醫將他的腿一圈一圈包起來大半。
“我這只是皮外傷,別搞得像是斷了一樣。”說著,就要拆繃帶。
龐農趕緊阻攔,“殿下說了,您即便受了小傷,也得按照大傷的要求治”
蕭謹行很懷疑,云舒說的是小傷也得要重視。
但龐農非要拿著雞毛當令箭,堅持自己是按照殿下的要求來,蕭謹行最后只能無奈放棄掙扎,就當做真的是云舒的要求來。
蕭謹行受了傷,龐農便如臨大敵,連戰報也不讓他寫了。難得龐農這次不躲懶,自己勤奮地寫戰報,蕭謹行便也沒堅持要自己來。
他一瘸一拐出去看看幽州安頓得如何了,等他再次回來,戰報已經被龐農派人送回了京都。
蕭謹行“,你這次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一點”
沒給他過目,也不知道寫得到底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