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啟挑眉“你還是如此推諉嗎”
殷壽說“臣弟并非推諉,而是何必勞師動眾非要大軍壓境若是讓蘇家自己將九尾妖丹奉上,豈不更好”
這話出口,殷啟登時就愣了。他是沒想到殷壽能說出這句話來。
想也知道,對商王而言,他必然認為自己是天下共主,是人間至尊,他要的東西小小諸侯哪敢不從殷壽所言當然沒錯。于是帝乙點頭“壽兒說得對。那就下旨意,讓冀州侯蘇護打開軒轅墳,獻出九尾妖丹”
此時太子忙道“父王。兒臣認為,蘇護乃是守墳之人,他若不愿,若無大兵壓境必然奈何他不得。所以”
殷壽進言“兒臣覺得王兄說得極是。但冀州歸屬北伯侯治下,這件事由北伯侯出面,也不會傷及王族臉面。不知父王王兄意下如何。”
龍德殿上,殷家兄弟唇槍舌劍,老商王聽哪個都覺得有理。
心中煩亂,便見到還有兩人跪得端正。他抬了抬手,讓兩個兒子先閉上嘴,又對下面的二人說“你們兩個上前一步。”
伯邑考和顎臻跪步上前,重新拜服于地。
帝乙坐直身子,先看向了顎臻“你說,他們說的誰有道理”
顎臻一肚子火氣。這問的也是人話大不敬的言語他說不出口,不答還不行。好在昨夜伯邑考就為他推演了一卦,他知道今日如何應對。
顎臻道“小臣以為,太子所言極是。”
殷啟心中滿意。雖然鄂氏早喪,但鄂家畢竟跟自己更為親近。鄂崇禹那廝不懂事,竟然敢讓這個妖人口不能言手不能書,當真是壞了他一步好棋但至少他這個長子不錯。還知道親疏有別。
帝乙又問伯邑考“那你呢”
伯邑考回“稟大王,小臣覺得二王子所慮更深。”
“哦你且說說道理。”許是這青年周身氣度不比尋常,透著那種長者才有的泰然。帝乙對他的話產生了興趣。
伯邑考道“大王明鑒。若是由王您直接下令。冀州有先祖遺訓,他們硬要不從,王軍也出師無名。可若是北伯侯開口,同冀州商議將妖狐內丹取出奉上,那便是北方對大王您的孝敬。且蘇家所承先祖遺訓,是防著妖狐降世害人。若是殺了九尾奪取妖丹,便不算違背遺訓。而且此時由北伯侯出面,也不會讓北地諸侯心中驚懼,再對王城多加揣摩。小臣覺得,二殿下所言屬是兩全之策。”
這通歪理從伯邑考的口中娓娓道來,便似多了許多正義的光暈。
別說殷啟都不知道如何反駁,就是顎臻聽的云里霧里,都想夸一句考兄好辯才。
只有殷壽和伯邑考知道,軒轅墳一事他們避無可避。九尾現世是禍端。那妖狐可悲,承了這不屬于它的天命。可如何自救,那得它出來再算。至于現在,他們做的就是靠著崇侯虎拖延時間。
順便讓西岐世子現完成一下娶妻的心愿。
一切都按照計劃而行。商王果然認定伯邑考所言最佳。可殷啟心中不悅,即便他找不到理由堅持己見。卻也不愿意讓伯邑考從此事中脫身。
你不是話多你不是口才好那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好了
幾句話,帝乙就聽了長子的意思。對伯邑考下了王命“小子既懂得道理明辨是非。那去崇城傳旨游說一事孤就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