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我會讓農技站那邊統計你這邊閹割的生豬總數,根據勞動成果來算酬勞,給予你這邊一定的劁豬補貼,你看這樣處理成嗎”
這當然再好不過了
不給她這邊設限,能閹割多少算多少,反正剩下的生豬,農場這邊的農技員小組都能兜底,同時還能拿一些補貼,不讓她和她帶的學員們白干活,這個完美方案簡直說到葉青心坎上了
趙金良這真誠憨實的脾氣,實在是太對葉青的胃口
既然人家如此厚道,她也不能一點表示都沒有,想起了前面在生豬養殖場外頭,那倆收購站辦事員對趙金良說的話,葉青忍不住問道
“趙團,我那會兒在外頭聽了一耳朵,好像聽收購站的人說,咱農場這一批生豬的增重情況不達標”
一提起這個,趙金良眉頭又縮緊了,下意識地就從兜里摸出了一根粗制卷煙準備點上。
結果一抬頭,看到面前坐著的這個一臉孩子氣的小丫頭,怕這城里姑娘聞不慣煙味兒,他又訕訕地把煙又重新收了回去。
“可不是,這一批生豬要是不能按時上繳,拿不到批條,就沒法去供銷站那邊領取下一批份額豬仔。”
“本來今年我們農場搞擴建,養殖場那邊的規模又再次擴大了,一個季度能喂養的生豬數量差不多都能翻倍了。”
“但供銷站那邊能的豬仔數量有限,一次最多也就能批下來五千,剩下的都得靠我們農場自己解決。”
“但現在出了這么個情況,這一批生豬不達標,那供銷站那邊肯定會推三阻四,要是下一茬豬仔批復不下來,等開春后養豬場怕是要開天窗了。”
幾千頭生豬無法出欄,很可能就會造成數個城市幾個月豬肉供應不上,對這個年代的城里人而言,不能吃上豬肉,后果是非常嚴重的。
萬一有工人因此罷工鬧事,上頭追究下來,從供銷站到農場養殖這一整個供應鏈上都會有人被問責。
所以趙金良為此愁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原本還想找收購站那邊的人來幫忙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別的解決辦法,或者是走走后門通融通融。
但顯而易見,幾千頭生豬干系太大,收購站那邊也不敢冒這么大的風險。
葉青好奇問道
“這批待出欄的生豬,是在年前才出欄嗎現在大概一頭豬平均重量在多少還需要增重多少才算達標”
這幾天趙金良天天往養豬場那邊躥,對豬圈那邊的情況他一清二楚
飯在鍋里的作品七零赤腳女醫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待出欄的生豬一共有五千四百頭,其中五千頭是任務豬,剩下的四百頭,是農場里的母豬自己下的崽,原計劃是過年的時候留給咱們農場的同志們加餐的。”
“收購站對任務豬出欄的要求是最起碼得長到一百五十斤才算合格,但現在這批生豬的體重多在八十斤左右,等于說要在接下來的三個半月,繼續增重七十斤才能達標。”
葉青點了點頭。
現在農村養豬多是靠喂食豬草糠麩一類食物來增重,其他那些粗糧細糧連人都不夠吃呢,肯定是不可能拿去喂豬的。
但這樣的喂養方式,長肉速度是很慢的,一個月能長個十來斤頂天了。
以這樣的增重速度,三個半月后農場的這批生豬肯定是達不到收購站要求的,甚至可以說還有很大差距。
難過收購站的那些辦事員不愿意給趙金良開后門。
一頭豬就差上二三十斤,五千頭豬加起來等于就少了十幾萬斤。
這么大的豬肉缺口,要是讓農場這邊糊弄過去了,人家收購站拿什么來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