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這個消息,李秋拔腿就往家里跑。
等沖回家,就見屋里頭鼻青臉腫消瘦憔悴的不成樣子的大姐正在哭哭啼啼,而她娘卻不是在關心大姐的傷勢,而是在絮叨大姐不該在這個時候回娘家。
“打你肯定是因為你做錯了,你以后改了就好了,男人脾氣來了就是這樣,你多順著他一些,忍一忍不就過去了一遇到點事兒就回娘家,你讓你男人面子往哪兒擱趕緊回去給你男人道個歉,別讓村里人看了咱家的笑話。”
她娘的這番指責,成功把李春給勸回去了,卻在李秋這個尚且不滿十四歲的女孩的幼小心靈里,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巨大沖擊。
為什么明明是大姐的娘家至親,在大姐被欺負的時候,她的父母卻冷眼旁觀,根本不愿意出頭為大姐撐腰
憑什么女人嫁了人,被打了就只能認命只能忍呢
李秋想不通,她想從書里尋找答案。
但書里面都
是在教女人如何賢良恭順,沒人教女人怎么自立自強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第一章的篇幅并不算多,但葉青用寥寥數筆,將一個沒受過正規文化教育、但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女性意識覺醒的農村姑娘躍然于紙上。
接下來葉青要通過李秋這個視角,描述出農村女性在嫁人前,結婚后各有各的艱難生存處境,再一步步引導李秋這個人物反抗她被父母包辦的婚姻,掙脫她那有一眼看得到頭的既定命運。
葉青正在完善細綱呢,忽然身后傳來了鄒阿婆的聲音
“青丫頭,大晚上的你不睡覺,怎么點上燈了”
葉青下意識地就回道“奶奶,我寫東西呢,很快就完事兒,您”
話說到一半,意識到不對勁兒,葉青的聲音戛然而止。
她猛地回過頭,驚訝地朝著炕上躺著的老太太看去
“您看得見我點煤油燈了”
老太太一愣,也后知后覺意識到了什么,笑著點了點頭
“對,很模糊,有點像眼前蒙著一層厚厚的紗帳子一樣,但確實是能感覺到光了。”
說著,老太太就朝著葉青放置煤油燈的位置指了指,
“是在那個方向,沒錯吧”
葉青簡直驚喜不已“對對對,我點的煤油燈就是在這邊放著呢”
有了這個插曲,葉青都顧不上再寫文章了,趕緊湊上前去,探出手來在老太太的手腕跟額頭眼角處摸了摸,仔細查看了好一會兒后,她才肯定道
“情況確實是有所好轉了,按照這個恢復速度,之前我說的十個月八個月的治療周期估計能縮短不少,可能到明年開春,屯子里的梨花開起來的時候,您就能看到漫天雪白的梨花飛舞了,那畫面,肯定也不比申城的梧桐花差,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