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雙目。姚冬同樣不敢放松,生怕自己放松一下這口氣就繃不上,左右肩膀也不知不覺僵硬起來。
“沒事,沒事。”蕭行趕緊給他拍拍,“你這身子都成凍梨了”
“我自己來,我動動。”姚冬趕緊掄起胳膊,這時候可不能肌肉僵硬啊。眼前池水并沒有出現萬馬奔騰的視覺效果,反而很平靜,只因為和其他的姿勢比起來仰泳很溫柔,所以水花翻得小了。
可真正游起來,仰泳是很較勁兒的,姚冬就是較不好這個勁兒,一關注速度就關注不了平衡。他剛學仰泳時就總是游著游著就沉底兒,那時候全靠大蕭照顧,總是要到水下托著他,幫他找感覺。
米義現在的名次是第5,第1是韓國代表隊,英國代表隊排在第2,中間還有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到他們開始轉身時,第2棒的人站上了跳發臺。
姚冬深吸了一口氣,盯著米義的轉身姿勢。他的身體在水里來了一個后滾翻,進入了面朝上的潛泳。他離自己越近,姚冬就越是快速喘氣,盡可能地吸氣,等到還差最后三四米,姚冬屏住呼吸,眼睛落在米義的手上。
目前的名次已經被米義追到了第4,本次比賽中的第一棒選手全部都是各隊的名將,所有教練都在往混泳堆人。這得來不易的出線位被米義爭到了,姚冬倍感壓力。
“觀眾朋友們,現在第一棒仰泳已經到了最后的沖刺,即將進入第二棒蛙泳。”
伴著解說的呼喊,姚冬在米義順利抵達終點的霎時飛躍出去,在水花和加油聲中開始了他的第二個項目。伊森在左邊,韓國隊的金慶俊在右,兩個蛙泳名將把他夾在中間,三個人同時沉在水里開始潛泳。
出水是蛙泳,出水是蛙泳,姚冬不斷地提醒著自己,這可千萬別游錯了,但凡他的手臂動作出現一點失誤,沒有從中間分開水浪,而是從上方砸開水浪,兩側的技術檢查員會即刻取消全隊的成績。
不止是他緊張,教練組和隊員們更是緊張。一切就等待出水見分曉了。
潛泳時姚冬還沒有那么大的直觀感受,畢竟他蝶泳時也要這樣游,但是出水之后的動靜小了不少,讓他一度產生了“自己到底有沒有在用力”的錯覺。
他用力了,可是左右兩邊的人都比他快。
金慶俊是韓國的蛙泳名將,這一次也是放棄了一個長距離的快組項目來混泳,姚冬每次換氣都能和他的節拍壓上,兩個人像一唱一和。熟悉的蝶泳鞭腿動作換成了蛙泳的分開雙腿,上半身抬起比蝶泳要高些。兩條手臂也換了行動軌跡,只不過仍舊是同步入水。
之所以教練讓他來蛙泳,而不是去換自由泳,就是因為蝶泳和蛙泳有動作牽拉相似性,左右同頻,而自由泳和仰泳是不同的。
即將游到轉身時,姚冬發現金慶俊的優勢已經沒了,徹底地沒了。他被伊森超得不要不要的,伊森都摸到池壁了
姚冬不甘落后,用相應的肌肉控制著身邊的水流,從而制造出推力向前。他開始感知水流,緊張被水流沖刷得一干二凈,這
時候必須要穩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