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標準去評判家教的學識,不一定能選出驚世之才,但足以選出符合時下標準的合格老師。
班納特先生立即眉開眼笑,被布蘭度肯定了自己的判斷眼光,這感覺真好
他也沒昏了頭,對招聘于連可能引發的反應有了一番考量。主要是對凱瑟琳、莉迪亞的影響,她們看人就膚淺地看臉。
怪誰
班納特先生沒有把責任推給妻子,覺得這兩個女兒是隨了自己年輕時的毛病。當年會娶這位妻子,就是因為年輕時她非常漂亮。
等到婚后幾年,他才后悔當初結婚太沖動,對妻子的性情不夠滿意。后悔沒用,只能有一天算一天安穩地過日子。
他付出了婚姻生活不夠美滿的代價,而女兒們應該還來得及糾正。這事需要對癥下藥,于連或許是一個契機
至于另外三位年紀偏大的女兒,會不會對俊美家教產生好感
班納特先生經歷了四女兒長達十四年的癡傻癥后,對很多事都想開了。
誰在年輕時沒一些朦朧的情愫。
在保護好自身的前提下,不弄出私奔之類影響家族其他人的丑聞,感情合則來,不合就散,再開始新一段。
于連反倒神經緊繃起來,不認為能夠如此容易就通過面試。
三百英鎊的年薪,約合七八千法郎,這樣的高薪工作豈能輕易獲得。
布蘭度卻真的輕描淡寫地略過了專業能力考察的部分。
“既然父親認可了您的專業學識,我不再贅述這方面的問題,我們隨意聊些別的。”
專業技能過關,只需問一問思想傾向了。
后者卻會被故意隱藏起來,誰讓這是一個混亂動蕩的時代。
布蘭度一點也不嚴肅,而似閑談家常,語氣輕松地說
“我希望能請到一位愛好相近的家庭教師,讓學習氣氛輕松些。索雷爾先生,能說說您最喜歡的書籍是哪一本嗎說不定我們能有相似的閱讀偏好。”
于連正要給出標準答案圣經,他能將此書倒背如流。
結合招聘啟事上的授課內容以及自己的神學院學歷背景,這會是一個完美無缺的答案。
布蘭度不疾不徐地補充“上帝保佑,您不會回答圣經。仁慈的主一定明白我不是在質疑經典,誰不喜歡圣經呢我問的是除此之外,您喜歡什么書”
于連準備好的回答被堵在嗓子眼。
因為被噎住了而難受,更因被預判了回答,令他覺得像被揭開了一層面具。
現在該給出什么樣的答案
隨心所欲地說一本書嗎
或是從提問者的角度思考,什么書籍最合布蘭度的心意能讓自己通過面試
于連原本對這份工作沒有勢在必得的渴望,眼下卻被激出了勝負欲,想要被認可被聘用。
第一次見面,他很難從布蘭度的言談舉止中判斷出此人的喜好。
與從前見過的那些人不同,布蘭度沒有高人一等的傲然,也不見與光同塵的隨和,更不是裝模作樣的紳士。
于連沒有去過倫敦,但道聽途說了許多霧都傳聞。布蘭度就像是倫敦之霧,令人無從窺探真實面貌。
猜不透對方的喜好,只能賭一把。這就說出了一個不確定適合與否的回答。“我喜歡的書籍是”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