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一根蠟燭。
卸下偽裝,面無表情開始進食。
晚餐非常簡單,一份三明治,配一瓶紅酒。
二十一年前的今天,他出生在法國南部小鎮。
三歲夏日,一場火災發生。
父母死在了火災中,他的右臉頰被嚴重燒傷。
埃里克其實想不起火災相關任何畫面,只有撕心裂肺的疼痛刻在靈魂里。
能追溯的記憶從火災后開始,親戚都不愿意收養他。
家中財物都被大火燒毀,他流落街頭,后來跟隨馬戲團游走在歐洲大陸討生活。
從四歲到十一歲,更換了二十三家馬戲團,最遠去到了沙皇俄國。
有些團長把他當成畸形秀商品進行展示,有些團長讓他當小丑演各種滑稽戲。
最后遇上了團長老托尼,讓他不必賣臉換錢。哪怕他年紀小,也能學一門手藝做道具賺錢。
對了,老托尼的馬戲團后來倒閉了,觀眾們不喜歡沒有刺激性的節目。
埃
里克不再加入新的馬戲團,他沒有專業的老師,但在馬戲團的七年學會了很多本事。
會各國語言,會稀奇古怪的藥物配方,更對于歐洲各國的風土人情也知之甚詳。
老托尼說,每個人活著總該定個目標。比如馬戲團散了,他就回家種地。
埃里克定了一個目標,治好自己的右臉。
就是那一年,他與凱恩馮菲利伯特在巴黎地下墓穴相遇。
白發老頭佩戴了一張惡鬼面具,宛如從地獄來的勾魂使者。老頭卻沒有殺人,而是把畢生本領交給了他。
埃里克很少問為什么,他很早懂得命運的冷酷無常,很多事沒有道理可言。
那一夜,他也沒有問為什么,老頭卻主動說了。
老頭終其一生在追逐面具制造的最高境界,而在埃里克身上發現了實現心愿的可行性。
三年時間,兩個人從巴黎到維也納。
埃里克不僅習得面具制作,更學到了極為精妙的機械術與建筑本領。
七年前,老頭死在了圣誕夜,無病無痛,含笑老死。
臨死,老頭沒有什么未了心愿。
說起一輩子最開心的日子,是曾經在倫敦開面具咖啡店,最愛看客人們吃下那些難吃的小甜點。
埃里克流浪多年,早就拋棄了原來的姓名。
老頭把自己的姓給了他,姓馮菲利伯特,順帶給了一筆遺產。
老頭說人一輩子總要有個理想,自己完不成,就找個徒弟傳下去。
埃里克依舊在尋找治愈臉傷的方式。
隨著去過的地方越多,懂得的知識越多,越發現這個目標無法被實現。
比如他曾經旁若無人地穿行在波斯王宮密室,沒能發現一種有用藥方。
或許,是該死心了。
埃里克不知不覺就喝了大半瓶紅酒。
他想起今年的劍橋之行,不能說失敗,而是受到局勢所限,要等風聲過去。
假設用帶資進修的正大光明方式入校,需等歐文、哈羅德案件的惡劣影響散去,等明年再捐款更合適。
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