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后,在地窖靠西南方向,下方37米深,特質的鏟子觸碰到了硬物邊緣。
換工具,上大鏟開挖。
許久,期間換了好幾次蠟燭,吃了隨身帶的面包與水。才挖了一個口徑不大的深坑,看清地下硬物是一只粗陶罐子。
放軟梯爬下去,取出陶罐外層被泥土覆蓋,臟兮兮的,體積約有兩籃球大。
布蘭度承認,鎮定如她此刻的心跳也有點快,但沒有立刻揭蓋。
把陶罐取出來,搬到了二樓通風角落。
外面的天色近黃昏,挖掘工作過去了好幾個小時。
戴上面罩與手套,在刀具的輔助下才撬開了蓋子。
沒立刻朝前觀察,而是等了十分鐘,確保沒有奇怪物體冒出來,近距離觀察。
是寶藏
原主人沒有將它們小心翼翼地存放,就是一股腦地把戒指、懷表、項鏈、頭飾、耳環等等塞到了綢緞袋中。
一共有五袋。這種
存放珠寶的裝袋姿勢,與裝小麥玉米的模樣沒差別。
布蘭度匆匆一掃,其中部分款式是她上輩子觀展時見到的齊普賽珠寶。
比如最為經典的哥倫比亞祖母綠懷表,將表身嵌入整塊祖母綠中。
又有玫瑰型切工的藍寶石、鉆石十字架吊墜,嵌滿各色寶石的金制香水瓶等等。
除了眼熟款式,也有一些是她沒見過的。
沒見過很正常,可能是曾經的展覽未展出,也可能是蝴蝶效應讓這個世界的人埋入了不同珠寶。
布蘭度大致估算,珠寶大約有五六百件。它們雖然被很粗糙地塞袋,但都保存良好。
先別問價值幾何,一夜暴富,是富到哪種程度了。
她還沒時間調查19世紀珠寶市場的現狀。至少能確定一百英鎊的“刮刮樂”回本了。
這話會不會討打了一些
布蘭度先把它們連同原裝袋,放入日常裝書的老舊手提包中。
又從工具箱里取出一塊木頭。
左手刻了一行字,大意就是「別看了,這就是埋在地里的寶藏。當年隨便埋的,埋下一種特別的希望。」
她把木塊放回大陶罐,重新密封把它又埋回了地窖,將土給壓實了。
之后裝修,不一定對地窖大興土木。
這陶罐可能會留到20世紀初,當市政再次改造時,也不知道它被發掘出來會是什么畫面
布蘭度一肚子的惡趣味,卻也難免失落。如今,這些話無人能說。
新問題又來了,這樣一大包的秘寶要怎么妥善保存呢
會不會有一份藏寶圖指向這批秘寶呢外面還有人在尋找它嗎作為222號的房主,會不會被盯上呢
果然,挖到寶也會有煩惱。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